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的界定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3-15页 |
一、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 | 第13页 |
二、婚内夫妻侵权的特殊性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5-18页 |
一、作为或不作为具有违法性 | 第15-16页 |
二、客观上导致了严重的损害结果 | 第16页 |
三、违法行为与严重的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 第16-17页 |
四、侵权人主观上应该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与离婚损害贴偿的联系与区别 | 第18-22页 |
一、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与离婚损害赔偿的联系 | 第18-19页 |
二、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与离婚损害赔偿的区别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设立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2-41页 |
第一节 构建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学理争论 | 第22-29页 |
一、否定性观点 | 第22-26页 |
二、肯定性观点 | 第26-28页 |
三、本文观点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构建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29-33页 |
一、有利于维护夫妻个人的合法权益 | 第29-30页 |
二、促使夫妻理性处理婚内侵权纠纷,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 | 第30-31页 |
三、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维护法律规范的统一 | 第31-32页 |
四、有利于指导司法实践,规范法官判案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构建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33-41页 |
一、构建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具有现实基础 | 第34-37页 |
二、与夫妻共同财产制相协调 | 第37-39页 |
三、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相互补充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经验及其借鉴 | 第41-4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41-43页 |
一、婚内夫妻侵权豁免阶段 | 第41-42页 |
二、婚内夫妻财产侵权责任的确认阶段 | 第42-43页 |
三、婚内夫妻侵权责任全面确立阶段 | 第4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43-46页 |
一、婚内夫妻侵权责任的否定阶段 | 第44页 |
二、婚内夫妻侵权责任的确立阶段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评价及借鉴 | 第46-49页 |
一、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的比较与评价 | 第47-48页 |
二、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对我国的借鉴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我国婚内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完善夫妻人身关系立法 | 第50-52页 |
一、增设配偶权制度 | 第50-51页 |
二、增设夫妻别居制度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完善夫妻财产关系立法 | 第52-55页 |
一、增设非常的法定财产制 | 第52-53页 |
二、设立债权凭证制度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