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有关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国内有关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4-22页 |
| ·理论视角 | 第14-15页 |
| ·社会性别理论 | 第14页 |
|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论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 ·核心概念及操作化 | 第17-20页 |
| ·核心概念 | 第17页 |
| ·概念操作化 | 第17-20页 |
| ·资料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样本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当前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客观水平 | 第22-32页 |
| ·家庭权利的享有 | 第22-24页 |
| ·夫妻互动 | 第22页 |
| ·人身权利 | 第22-24页 |
| ·家庭权力的实现 | 第24-27页 |
| ·家庭决策权 | 第24-25页 |
| ·个人事务决策权 | 第25-26页 |
| ·家庭财产所有权和支配权 | 第26-27页 |
| ·家庭权力的自我评价分析 | 第27页 |
| ·家庭责任的承担 | 第27-29页 |
| ·家务劳动的分工与承担 | 第28-29页 |
| ·对家庭经济的支持 | 第29页 |
| ·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总体状况 | 第29-30页 |
| ·家庭地位客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妇女对婚姻家庭地位的主观认知 | 第32-38页 |
| ·家庭地位满意度 | 第32-34页 |
| ·家庭地位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 第32页 |
| ·家庭地位满意度的群体差异 | 第32-34页 |
| ·家庭地位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 ·数据处理说明 | 第34页 |
| ·回归分析结果 | 第34-38页 |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 第38-46页 |
| ·研究发现 | 第38-41页 |
| ·女性婚姻家庭地位总体良好 | 第38-39页 |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9-41页 |
| ·相关讨论和建议 | 第41-45页 |
| ·性别不平等导致妇女家庭地位低是社会性别文化的产物 | 第41-42页 |
| ·生产力发展是妇女婚姻家庭地位变迁的动力 | 第42-43页 |
| ·启示: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性别研究 | 第43-45页 |
| ·研究的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5-46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5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