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 文章结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简介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汇率和汇率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5页 |
一、 汇率的相关概念 | 第15页 |
二、 汇率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5页 |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一、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 第16-17页 |
二、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 第17页 |
三、 购买力平价对 1994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解释的合理性 | 第17-18页 |
四、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1994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由来——回顾改革开放到1994 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相关背景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结算价并存的双轨汇率制时期(1981 年~1984 年) | 第19-22页 |
一、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及其背景分析 | 第19-20页 |
二、 对本次汇改的评价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官方汇率与外汇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轨汇率制时期(1985 年~1993年) | 第22-26页 |
一、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及其背景分析 | 第22-25页 |
二、 对本次汇改的评价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双轨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人民币汇率变化特点 | 第26-29页 |
一、 双轨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第26-27页 |
二、 1981 年~1993 年人民币汇率时代特征 | 第27-29页 |
第四章 1994 年~2004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动以及相关分析 | 第29-47页 |
第一节 1994 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内容 | 第29-33页 |
一、 改革内容 | 第29-30页 |
二、 人民币汇率并轨的背景分析 | 第30-31页 |
三、 本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的特点 | 第31页 |
四、 银行结售汇制相关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二节 1994 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特点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关分析 | 第33-42页 |
一、 1994 年~1996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汇率变动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分析 | 第33-36页 |
二、 1997 年~2004 年人民币汇率变动特点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关分析 | 第36-42页 |
第三节 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评价 | 第42-46页 |
一、 实行盯住美元制的积极影响 | 第43-45页 |
二、 1994 年汇改运行几年之后出现的新问题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 | 第47-55页 |
第一节 利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实证分析 | 第47-53页 |
一、 指标的选取 | 第47-4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48页 |
三、 计量检验 | 第48-49页 |
四、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估算 | 第49-52页 |
五、 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解释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A | 第60-61页 |
附录 B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