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的无线基站信号回传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无线接入网承载需求分析 | 第11-12页 |
·无线接入网承载现状简介 | 第12-14页 |
第二章 IP RAN与PTN比较 | 第14-18页 |
·标准化程度对比 | 第14-15页 |
·技术对比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中国移动IP RAN业务部署建议 | 第18-23页 |
·移动基站回传业务方案简介 | 第18-23页 |
·IP化后的2G/3G RAN网络承载 | 第18-19页 |
·传统的2G TDM、3G ATM网络承载 | 第19-20页 |
·未来LTE的网络承载 | 第20-23页 |
第四章 全业务融合网络演进 | 第23-25页 |
第五章 IP RAN路由协议部署 | 第25-39页 |
·设备形态简介 | 第25-26页 |
·IP地址规划 | 第26-28页 |
·总体路由设计 | 第28页 |
·路由体制设计 | 第28-29页 |
·IGP路由设计 | 第29-30页 |
·MPLS协议部署设计 | 第30-31页 |
·MPLS VPN | 第31-37页 |
·三层MPLS VPN业务 | 第32页 |
·二层MPLS VPN业务 | 第32-33页 |
·提高MPLS VPN性能的扩展功能 | 第33-35页 |
·MPLS PWE3 部署 | 第35-37页 |
·MPLS TE设计 | 第37-39页 |
·部署原则 | 第37-38页 |
·部署建议 | 第38-39页 |
第六章 IP RAN网络高可靠性部署 | 第39-62页 |
·增强型以太网保护协议REP简介 | 第39-58页 |
·以太网主备链路保护协议FLEXLINK | 第43页 |
·跨机箱以太网链路捆绑协议MC-LACP | 第43-44页 |
·网关冗余保护协议HSRP/VRRP | 第44-45页 |
·IGP/BGP快速收敛 | 第45-50页 |
·MPLS TE FRR快速重路由 | 第50-55页 |
·PWE3伪线冗余 | 第55页 |
·BFD技术 | 第55-57页 |
·其他可靠性技术 | 第57-58页 |
·IP RAN网络可靠性设计 | 第58页 |
·接入层可靠性设计 | 第58-62页 |
·核心汇聚层可靠性设计 | 第58-59页 |
·端到端可靠性设计 | 第59页 |
·IP RAN解决方案可靠性分析 | 第59-62页 |
第七章 IP RAN QOS部署 | 第62-67页 |
·IP RAN网络QOS部署的总体方法 | 第63页 |
·IP RAN网络QOS部署的具体实现 | 第63-65页 |
·IP RAN网络QOS部署的建议 | 第65-67页 |
第八章 IP RAN同步部署 | 第67-77页 |
·同步简介 | 第67页 |
·中国移动同步网现状 | 第67-68页 |
·频率同步 | 第67-68页 |
·时间同步 | 第68页 |
·中国移动IP RAN同步需求 | 第68-69页 |
·基于IP网络的同步技术简介 | 第69-72页 |
·同步技术分类 | 第69-70页 |
·电路仿真自适应同步 | 第70-71页 |
·同步以太网 | 第71-72页 |
·IEEE 1588 V2 | 第72页 |
·IP RAN同步部署方案 | 第72-77页 |
·GSM网络同步部署方案 | 第72-75页 |
·TD-SCDMA网络同步部署方案 | 第75-77页 |
第九章 IP RAN OAM部署 | 第77-85页 |
·以太网及MPLS OAM部署 | 第77-78页 |
·IP SLA性能监控 | 第78-85页 |
·IP SLA简介 | 第79-85页 |
第十章 IP RAN网络安全 | 第85-95页 |
·网络安全总述 | 第85页 |
·网络保护 | 第85-95页 |
第十一章 IP RAN网络管理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