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应急处理技术集成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水源污染事故的影响 | 第13-14页 |
·应急供水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活性炭吸附技术 | 第16-18页 |
·化学沉淀技术 | 第18-20页 |
·化学还原技术 | 第20页 |
·强化消毒技术 | 第20-24页 |
·应急处理技术的集成 | 第24-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来源 | 第25-27页 |
·课题来源 | 第25-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应急处理技术小试研究 | 第27-7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试验用水 | 第27页 |
·典型污染物 | 第27-28页 |
·污染物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粉末活性炭吸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 第29-45页 |
·污染物的特性和危害 | 第29-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可行性试验 | 第31-32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32-37页 |
·吸附容量 | 第37-38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38-41页 |
·原水条件下的吸附效果 | 第41-45页 |
·化学沉淀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 第45-55页 |
·污染物的特性和危害 | 第45-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镉和镍 | 第46-50页 |
·铬和硒 | 第50-52页 |
·钼 | 第52-53页 |
·砷 | 第53-55页 |
·化学还原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 第55-56页 |
·污染物的特性和危害 | 第55-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页 |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56页 |
·强化消毒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 第56-71页 |
·细菌的特性及危害 | 第56-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消毒动力学研究 | 第58-65页 |
·消毒机理研究 | 第65-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3 应急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 第73-83页 |
·中试试验流程及装置 | 第73-75页 |
·中试工艺流程 | 第73-74页 |
·中试装置的技术参数 | 第74-75页 |
·活性炭吸附应急处理技术的中试研究 | 第75-77页 |
·试验流程 | 第75-76页 |
·吸附速率 | 第76页 |
·吸附容量 | 第76-77页 |
·化学沉淀应急处理技术的中试研究 | 第77-82页 |
·试验流程 | 第77-78页 |
·pH的影响 | 第78-79页 |
·重金属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79-81页 |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4 应急处理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工艺参数优化 | 第83-97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83-87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 | 第83-84页 |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84-87页 |
·应急处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87-93页 |
·神经网络介绍与BP算法 | 第87-90页 |
·应急处理工艺模型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 | 第90页 |
·模型参数及网络拓扑结构 | 第90-91页 |
·应急处理工艺神经模型结果与分析 | 第91-93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工艺运行优化 | 第93-96页 |
·遗传算法概述 | 第93-94页 |
·控制参数的选取 | 第94页 |
·遗传算法优化模型求解 | 第94-95页 |
·遗传算法寻优结果与分析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5 应急处理技术的集成及工程应用 | 第97-107页 |
·应急处理技术汇总 | 第97-100页 |
·应急处理技术的集成及工程应用 | 第100-106页 |
·粉末活性炭投加 | 第101-103页 |
·化学药剂投加 | 第103-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07-112页 |
·结论 | 第107-11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0页 |
·建议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7页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