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边坡加固与防护的新技术与新材料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黄土填料的基本工程特性试验 | 第14-22页 |
·试验内容研究 | 第14页 |
·试验方案 | 第14-15页 |
·室内土工试验数据 | 第15-20页 |
·比重试验 | 第15页 |
·液塑限试验 | 第15页 |
·颗粒级配试验 | 第15页 |
·击实试验 | 第15-16页 |
·渗透试验 | 第16页 |
·压缩试验 | 第16页 |
·重塑黄土湿陷性试验 | 第16-17页 |
·重塑黄土强度特性试验 | 第17-20页 |
·两种黄土强度比较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路基的沉降变形理论及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成因分析 | 第22-27页 |
·路基沉降变形机理 | 第22页 |
·地基土沉降机理 | 第22-24页 |
·路基变形机理 | 第24页 |
·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成因分析 | 第24-27页 |
4 加筋土及加筋路堤的研究 | 第27-45页 |
·土工合成材料及土工格栅概述 | 第27-29页 |
·国内外加筋土的研究 | 第29-33页 |
·土工格栅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第34-45页 |
·加筋路堤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法 | 第34-41页 |
·加筋路堤边坡稳定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离心模型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5 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及计算分析软件简介 | 第45-53页 |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的基本原理 | 第45页 |
·FLAC3D软件的主要特点 | 第45-46页 |
·土的本构模型及结构单元模型 | 第46-53页 |
·空模型 | 第46页 |
·弹性模型 | 第46-47页 |
·塑性模型 | 第47页 |
·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47-48页 |
·摩尔-库仑本构模型 | 第48-50页 |
·FLAC3D中的破坏准则和流动准则 | 第50-52页 |
·土工格栅结构单元及筋土界面 | 第52-53页 |
6 用土工格栅加固路堤边坡的数值分析 | 第53-67页 |
·路堤边坡潜在的浅层溜塌破坏及用土工格栅加固的数值分析 | 第53-59页 |
·土样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53页 |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加筋方式 | 第54-55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土工格栅的受力分析 | 第58-59页 |
·路堤边坡潜在的深层破坏及用土工格栅加固的数值分析 | 第59-65页 |
·土样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59-60页 |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60页 |
·初始地应力场 | 第60-61页 |
·路堤分级堆载的模拟 | 第61页 |
·车辆荷载的模拟 | 第61-62页 |
·加筋方式 | 第62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不同加筋位置加固路堤边坡时筋材的受力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7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黄土填料的基本工程特性 | 第67页 |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的数值分析 | 第67-68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