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3页 |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0-11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民居建筑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第2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 | 第19-30页 |
| ·地理环境 | 第20-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 ·自然环境 | 第20-22页 |
| ·历史沿革 | 第22-27页 |
| ·古代历史时期 | 第22-24页 |
| ·近代历史时期 | 第24-27页 |
| ·文化因素 | 第27-30页 |
| ·丝绸之路 | 第27-28页 |
| ·民族文化 | 第28-30页 |
| 第3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代代表性民居建筑研究 | 第30-79页 |
| ·聚落形态特征 | 第30-37页 |
| ·城镇 | 第31-32页 |
| ·街巷 | 第32-35页 |
| ·节点 | 第35-37页 |
| ·居住单元构成 | 第37-66页 |
| ·实例分析 | 第37-54页 |
| ·空间构成 | 第54-59页 |
| ·特色构成元素 | 第59-66页 |
| ·材料、结构与构造 | 第66-72页 |
| ·建筑材料 | 第67-69页 |
| ·结构体系 | 第69-70页 |
| ·构造方法 | 第70-72页 |
| ·装饰特点 | 第72-78页 |
| ·装饰手法 | 第72-75页 |
| ·装饰色彩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4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代代表性民居价值研究 | 第79-84页 |
| ·历史价值 | 第79页 |
| ·艺术价值 | 第79-81页 |
| ·社会价值 | 第81-82页 |
| ·科学价值 | 第82页 |
| ·经济价值 | 第82-83页 |
| ·文化价值 | 第83-84页 |
| 第5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代代表性民居现状分析 | 第84-95页 |
| ·调查数据整体分析 | 第84-87页 |
| ·资源集中、总量较少 | 第84-85页 |
| ·特色突出 | 第85-86页 |
| ·保护形势严峻 | 第86-87页 |
| ·本体保存现状分析 | 第87-90页 |
| ·形制完整性 | 第88-90页 |
| ·结构安全性 | 第90页 |
| ·管理现状分析 | 第90-92页 |
| ·管理权属 | 第90-91页 |
| ·保护资金 | 第91页 |
| ·资料档案 | 第91-92页 |
| ·周边环境 | 第92页 |
| ·利用现状分析 | 第92-95页 |
| ·利用现状 | 第92-93页 |
| ·与现有规范关系 | 第93-95页 |
| 第6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代代表性民居保护对策分析 | 第95-104页 |
| ·保护原则 | 第95-97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95-96页 |
| ·原真性原则 | 第96页 |
| ·延续性原则 | 第96-97页 |
| ·保护政策 | 第97-98页 |
|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第97-98页 |
| ·编制保护总体规划 | 第98页 |
| ·保护技术 | 第98-100页 |
| ·结构 | 第99页 |
| ·材料 | 第99-100页 |
| ·保护措施 | 第100-102页 |
| ·产权多元化 | 第100页 |
| ·公众参与 | 第100-101页 |
| ·小规模循序渐进 | 第101-102页 |
| ·保护资金 | 第102页 |
| ·合理利用 | 第102-104页 |
| 结论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附录 | 第112-118页 |
| 附录 1:伊犁州近代代表性民居建筑调查统计表 | 第112-114页 |
| 附录 2:伊犁州近代代表性民居建筑分布简图 | 第114-115页 |
| 附录 3:伊犁州主要民族概述 | 第115-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