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1页
  (一) 国内研究状况第9-10页
  (二)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基本概述第12-21页
 一、人文关怀的涵义第12-15页
  (一) 人文和关怀的历史解读第12-13页
  (二) 人文关怀的内涵第13-15页
 二、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涵义第15-17页
  (一) 高校贫困生的涵义第15-16页
  (二) 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界定第16-17页
 三、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第17-19页
  (一) 物质精神并重原则第17-18页
  (二) 主体性原则第18页
  (三) 情感性原则第18-19页
 四、加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意义第19-21页
  (一) 实现高校贫困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第19页
  (二)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第19页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第19-21页
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现实问题分析第21-31页
 一、社会层面表现第22-24页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关怀意识弱化第22-23页
  (二) 社会资助方式重物质轻精神第23-24页
 二、高校层面表现第24-26页
  (一) 高校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的意识有待提高第24页
  (二) 高校人文关怀教育机制有待健全第24-25页
  (三) 高校校园人文环境有待优化第25-26页
 三、家庭层面表现第26-28页
  (一) 家庭教育人文关怀重视不足第26-27页
  (二) 家长教育理念有待完善第27-28页
 四、高校贫困生层面表现第28-31页
  (一) 自救意识不足第28-29页
  (二) 自我认知偏差第29页
  (三) 人际交往能力薄弱第29-31页
第三章 加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对策第31-48页
 一、搭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社会平台第31-36页
  (一) 完善经济援助体系第31-32页
  (二) 加强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第32-34页
  (三) 优化就业环境第34-36页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教育体系第36-41页
  (一) 加强高校人文关怀制度保障建设第36-37页
  (二) 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环境第37-39页
  (三) 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人文素养第39页
  (四) 推进高校贫困生心理疏导建设第39-41页
 三、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第41-44页
  (一) 发挥家庭教育的亲情激励作用第41-42页
  (二) 提高父母现代教育意识第42-44页
 四、提升高校贫困生自我教育能力第44-48页
  (一) 增强高校贫困生的主体意识第44-45页
  (二) 引导高校贫困生加强自我教育第45-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一第52-56页
附录二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