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 2 汉碑所见功曹及其掾史 | 第16-32页 |
| ·功曹及其掾史考 | 第16-25页 |
| ·功曹 | 第16-19页 |
| ·功曹史 | 第19-20页 |
| ·功曹掾 | 第20-21页 |
| ·功曹从事 | 第21-22页 |
| ·功曹书佐 | 第22-24页 |
| ·门下功曹 | 第24-25页 |
| ·功曹相关问题辨析 | 第25-32页 |
| ·功曹与功曹史关系 | 第25-27页 |
| ·功曹与五官掾关系 | 第27-30页 |
| ·郡县功曹区别 | 第30-32页 |
| 3 汉碑所见“故功曹”“功曹”多次出现原因探析及其相关问题 | 第32-54页 |
| ·“故功曹”“功曹”多次出现现象及原因探析 | 第32-43页 |
| ·与长官任职情况有关 | 第35-37页 |
| ·与属吏自身情况有关 | 第37-38页 |
| ·与汉代官员编制情况有关 | 第38-40页 |
| ·与当地的具体情况有关 | 第40-41页 |
| ·与属吏俸禄情况有关 | 第41-43页 |
| ·功曹选任的几个问题 | 第43-54页 |
| ·功曹选任与籍贯回避 | 第43-45页 |
| ·功曹选任与属吏地方豪族化 | 第45-50页 |
| ·功曹选任与官吏的实务能力 | 第50-54页 |
| 4 由汉碑“故功曹”所见汉代的故吏问题 | 第54-63页 |
| ·由“故功曹”看东汉门生故吏立碑现象 | 第54-56页 |
| ·故吏立碑所反映的问题 | 第56-63页 |
| ·举主故吏关系 | 第56-59页 |
| ·东汉后期士人的政治斗争 | 第59-61页 |
| ·东汉后期社会问题——对廉洁政治的向往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