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文化西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1-12页 |
| 一、关于商文化的界定 | 第11页 |
| 二、“商文化西渐”及西渐地区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研究简史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一、研究简史 | 第12-13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西方地区商代遗存的确定 | 第15-36页 |
| 第一节 豫西地区 | 第16-23页 |
| 一、河南荥阳西史村与竖河遗址 | 第16-17页 |
| 二、河南巩义稍柴遗址 | 第17页 |
| 三、河南偃师灰咀、西孜口、赵城村与高崖商代遗址 | 第17-19页 |
| 四、河南伊川白元遗址 | 第19-20页 |
| 五、偃师商城遗址 | 第20页 |
| 六、河南灵宝商代遗存 | 第20-23页 |
| 第二节 陕甘地区 | 第23-35页 |
| 一、陕西华县南沙村遗址 | 第23页 |
| 二、陕西蓝田怀真(珍)坊遗址 | 第23-25页 |
| 三、陕西大荔东白与赵庄遗址 | 第25页 |
| 四、西安老牛坡遗址 | 第25-26页 |
| 五、陕西渭南姜河遗址 | 第26页 |
| 六、陕西耀县北村遗址 | 第26-27页 |
| 七、陕西彬县、淳化境内商代遗址 | 第27-30页 |
| 八、陕西三原邵家河遗址 | 第30页 |
| 九、陕西礼泉朱马嘴遗址 | 第30-31页 |
| 十、陕西扶风壹家堡遗址 | 第31-32页 |
| 十一、陕西长安羊元坊遗址 | 第32页 |
| 十二、陕西周原老堡子遗址 | 第32-33页 |
| 十三、陕西城固宝山遗址 | 第33-34页 |
| 十四、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 | 第34页 |
| 十五、甘肃清水商代文物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商文化西渐的类型学分析 | 第36-82页 |
| 第一节 各遗址年代与文化分期研究 | 第36-73页 |
| 一、典型遗址分期 | 第36-72页 |
| (一) 西史村遗址 | 第36-38页 |
| (二) 稍柴遗址 | 第38-40页 |
| (三) 偃师商城遗址 | 第40-43页 |
| (四) 白元遗址 | 第43-44页 |
| (五) 灵宝商代青铜器 | 第44-45页 |
| (六) 怀真(珍)坊遗址 | 第45-46页 |
| (七) 老牛坡遗址 | 第46-55页 |
| 1. 老牛坡商代早期遗存 | 第48-51页 |
| 2. 老牛坡商代晚期遗存 | 第51-55页 |
| (八) 羊元坊遗址 | 第55-57页 |
| (九) 北村遗址 | 第57-62页 |
| (十) 壹家堡遗址 | 第62-66页 |
| (十一) 朱马嘴遗址 | 第66-69页 |
| (十二) 老堡子遗址 | 第69-70页 |
| (十三) 宝山遗址 | 第70-72页 |
| 二、西方地区商文化遗存分期 | 第72-73页 |
| 第二节 西方地区商文化类型的形成 | 第73-80页 |
| 一、“二里岗”类型的向西扩展 | 第74-77页 |
| 二、“北村—老牛坡”类型的形成 | 第77-78页 |
| 三、“京当”类型的形成 | 第78-80页 |
| 四、“宝山类”遗存的形成 | 第80页 |
| 小结 | 第80-82页 |
| 第四章 商文化西渐的路线、特征及原因 | 第82-99页 |
| 第一节 商文化西渐的路线 | 第82-86页 |
| 一、西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 第82页 |
| 二、商文化西渐通道探微 | 第82-86页 |
| 第二节 商文化西渐的特征 | 第86-96页 |
| 一、西渐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 第86-92页 |
| (一) 进占期 | 第86-87页 |
| (二) 停滞期 | 第87-89页 |
| (三) 扩张期 | 第89-90页 |
| (四) 消退期 | 第90-92页 |
| 二、西渐过程的复杂性特征 | 第92-96页 |
| (一) 传播方式的差异性 | 第92-95页 |
| 1. “侵入式”传播 | 第92-94页 |
| 2. “嵌入式”传播 | 第94-95页 |
| (二) 区域文化的复杂性 | 第95-96页 |
| 1. 军事占领区 | 第95页 |
| 2. 文化侵占区 | 第95-96页 |
| 3. 文化交流区 | 第96页 |
| 第三节 商文化西渐的原因 | 第96-98页 |
| 一、战争扩张 | 第96-97页 |
| 二、资源抢占 | 第97-98页 |
| 小结 | 第98-99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99-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 附表 | 第105-10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