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图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 ·公司治理理论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 第18-22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 第18-19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 第20-22页 |
|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 第22-32页 |
| ·盈余管理的涵义 | 第22-24页 |
|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4-26页 |
| ·盈余管理的计量 | 第26-32页 |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设定 | 第32-45页 |
| ·本文的研究假设 | 第32-38页 |
| ·股权结构特征与盈余管理 | 第32-33页 |
|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 | 第33-36页 |
| ·监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 | 第36-37页 |
| ·管理层特征与盈余管理 | 第37-38页 |
| ·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 ·样本选取 | 第38-39页 |
| ·研究方法说明 | 第39页 |
| ·变量的定义 | 第39-43页 |
| ·被解释变量 | 第40-41页 |
| ·解释变量 | 第41-42页 |
| ·控制变量 | 第42-43页 |
| ·模型的设定 | 第43-45页 |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45-54页 |
| ·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回归结果 | 第45-46页 |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9页 |
| ·股权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页 |
| ·董事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8页 |
| ·监事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第48-49页 |
| ·管理层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第49页 |
| ·假设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 | 第49-54页 |
| 第5章 改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对策 | 第54-57页 |
| ·改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 第54-56页 |
| ·改善民营上市公司外部制度环境 | 第56-5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附录: 本文选取的样本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