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0-11页 |
| ·防爆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 ·防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2-14页 |
| ·防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 第12-13页 |
| ·我国煤矿井下防爆电器的现状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汽车用防爆起动机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汽车起动机的结构及其原理 | 第16-20页 |
| ·起动机的结构 | 第17-19页 |
| ·起动系统的原理 | 第19-20页 |
| ·汽车起动机的防爆 | 第20-24页 |
| ·电气设备点燃源 | 第20-21页 |
|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 | 第21页 |
| ·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和各防爆型电气的应用场所 | 第21-23页 |
| ·防爆方案的确定 | 第23页 |
|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要求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汽车防爆起动机结构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的软件基础 | 第25-32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三维建模软件 Pro/ENGINEER | 第25-28页 |
| ·Pro/ENGINEER 概况 | 第25-26页 |
| ·Pro/ENGINEER 软件的核心思想 | 第26-27页 |
| ·Pro/E 软件的优势建模模块 | 第27-28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Workbench | 第28-31页 |
| ·ANSYS Workbench 概述 | 第28-30页 |
| ·ANSYS Workbench 的产品设计流程 | 第30-31页 |
| ·Pro/E 和 ANSYS Workbench 在起动机防爆外壳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防爆起动机的改进和CAD 建模 | 第32-5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防爆起动机的设计建模 | 第32-33页 |
| ·电磁开关的防爆 | 第33-44页 |
| ·隔爆接线盒 | 第33-42页 |
| ·防爆电磁开关的设计 | 第42-44页 |
| ·直流电机的防爆 | 第44-49页 |
| ·直流电机的隔爆外壳的设计 | 第46-47页 |
| ·隔爆外壳的计算 | 第47-48页 |
| ·电线、电缆引入装置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隔爆外壳的有限元静态分析 | 第50-64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汽车起动机隔爆外壳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 ·电磁开关接线盒隔爆外壳的有限元分析 | 第52-58页 |
| ·隔爆外壳的失效形式和产生故障原因的分析 | 第52-53页 |
| ·隔爆外壳载荷的确定 | 第53-54页 |
| ·单元类型的确定和网格划分 | 第54-56页 |
| ·起动机隔爆外壳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 | 第56-58页 |
| ·直流电机隔爆外壳的有限元分析 | 第58-63页 |
| ·隔爆外壳载荷的施加 | 第58-59页 |
| ·单元类型的确定和网格划分 | 第59-60页 |
| ·直流电机隔爆外壳的应力、变形求解 | 第60-62页 |
| ·改进后的电机隔爆外壳的分析结果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隔爆外壳的优化设计 | 第64-75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ANSYS Workbench 优化设计理论与步骤 | 第64-66页 |
| ·隔爆外壳的优化模型 | 第66-67页 |
| ·隔爆外壳质量优化方案 | 第67-73页 |
| ·接线盒隔爆外壳的优化 | 第67-71页 |
| ·直流电机隔爆外壳的优化 | 第71-73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研究总结 | 第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