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热带气旋介绍 | 第11-13页 |
| ·气候变暖背景下过境长江河口热带气旋变化趋势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水体物理环境的变化 | 第14-17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水体化学环境的变化 | 第17-19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水体生物生产的变化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5页 |
| ·研究区域位置 | 第23页 |
| ·研究区域环流状况 | 第23-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 ·采样站位选取及热带气旋路径 | 第25-27页 |
| ·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处理方法 | 第27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9-55页 |
| ·2010年夏季热带气旋过境前长江河口各要素的分布特征 | 第29-38页 |
| ·2010年夏季热带气旋过境前长江河口各要素的表层分布 | 第29-33页 |
| ·2010年夏季热带气旋过境前长江河口各要素的底层分布 | 第33-38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长江河口水体物理环境的变化 | 第38-41页 |
| ·温度变化 | 第38-40页 |
| ·盐度变化 | 第40-41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长江河口水体化学环境的变化 | 第41-52页 |
| ·DO变化 | 第41-43页 |
| ·DIN变化 | 第43-45页 |
| ·PO4-P变化 | 第45-47页 |
| ·SiO3-S变化 | 第47-48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N/P值的变化 | 第48-50页 |
| ·热带气旋“圆规”过境对长江河口营养盐输入量计算 | 第50-52页 |
| ·热带气旋过境后长江河口水体生物生产的变化 | 第52-55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 附录1:热带气旋“圆规”历史路径 | 第57-60页 |
| 附录2:热带气旋“梅花”历史路径 | 第60-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