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理学论文--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论文

调节DNA损伤修复与细胞凋亡的microRNA-34a与云乙酰化酶SIRT1形成负调控环路

目录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前言第11-34页
 1. DNA损伤修复的重要性第11-12页
 2. DNA碱基与核苷酸损伤的修复通路第12-16页
   ·碱基损伤的直接回复提供简单而精确的修复第12-13页
   ·碱基切除修复利用糖基化酶处理特定类型的碱基异常第13-14页
   ·核苷酸切除能够修复多种类型的单点或短片段异常第14-15页
   ·错配修复主要参与对抗复制过程的错误参入第15-16页
 3. DNA双链断裂(DSB)损伤应答及修复通路第16-23页
   ·双链DNA断裂的发生,识别和信号转导第17-18页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机制第18-20页
   ·同源重组修复的机制第20-23页
 4. DSB损伤修复的调节机制第23-28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修饰构成DSBR调控网络的核心第23-26页
   ·转录调控构成DSBR调控的另一层次第26页
   ·RNA分子可能在DSB修复中发挥作用第26-28页
 5. microRNA分子可能与蛋白质因子构成新的DSBR调控层次第28-33页
   ·microRNA的生物合成、作用及其调节DSBR的可能模式第28-30页
   ·miR-34s可能调节DSBR相关基因Rad51和SIRT1第30-31页
   ·SIRT1在DSBR和细胞生存与凋亡中发挥调节作用第31-32页
   ·miR-34a可能和SIRT1形成调控环路第32-33页
 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3-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66页
 一、实验材料第34-36页
  1. 实验用细胞系、菌株和质粒第34页
  2.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他修饰酶第34页
  3. 抗体第34-35页
  4. 其它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35页
  5. 主要仪器设备第35-36页
 二、实验方法第36-66页
  1. 基本技术路线第36-37页
  2. HeLa、293、MCF-7、Saos-2等细胞的培养第37页
   ·细胞复苏第37页
   ·细胞培养第37页
   ·细胞传代和冻存第37页
  3 非病毒方法介导的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第37-38页
   ·转染用质粒DNA的大量制备第37-38页
   ·阳离子转染试剂转染细胞第38页
   ·电穿孔转染细胞第38页
  4. 逆转录病毒的包装和靶细胞的感染第38-40页
   ·FoxO3a 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第38-39页
   ·逆转录病毒的包装第39页
   ·逆转录病毒感染靶细胞第39-40页
  5. 转染后或者逆转录病毒感染后细胞的筛选和克隆细胞株的获得第40页
   ·筛选药物的配制第40页
   ·混合克隆细胞株的获得第40页
  6. 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包装及靶细胞的感染第40-45页
   ·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44页
   ·腺病毒的包装及靶细胞的感染第44-45页
  7. Pre-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5-47页
  8. 3'UTR reporter assay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50页
   ·野生型3’UTR reporter assay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49页
   ·突变型3’UTR reporter assay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9-50页
  9.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检测第50-51页
   ·microRNA对相应基因3’UTR的调控作用第50页
   ·p53、Fox03a、SIRT1对miR34a和miR34bc启动子区的调控作用第50-51页
   ·microRNA34s对DNA单链损伤的修复作用的测定第51页
   ·microRNA34s对NHEJ介导的质粒重连的作用测定第51页
  10. microRNA34a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第51-54页
   ·细胞总RNA的提取第51-52页
   ·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的第一条链第52页
   ·SYBR Green法检测成熟的miR-34a表达水平第52-54页
  11. microRNA的Northern Blot检测第54-56页
   ·电泳及转膜第54-55页
   ·杂交第55-56页
   ·放射自显影第56页
   ·膜的再生第56页
  12.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DNA含量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第56-57页
   ·收集并固定细胞第56-57页
   ·PI染色测定细胞周期第57页
  1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第57-60页
   ·ChIP实验所用的各种溶液第57-58页
   ·细胞的收集与固定第58页
   ·细胞核的提取第58页
   ·细胞核的裂解与超声处理第58-59页
   ·超声结果的分析第59页
   ·免疫沉淀第59页
   ·DNA的分离及纯化第59-60页
   ·半定量PCR反应第60页
  14. DNA损伤诱导剂及其他蛋白质活性抑制剂处理细胞第60-61页
  15. Western Blot第61-63页
   ·Western Blot所用的各种溶液第6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61-62页
   ·转膜第62-63页
   ·抗原抗体反应第63页
   ·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法检测蛋白第63页
  16.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第63-64页
  17.microRNA 34s系统进化树的构建(Phylogenetic Tree)第64-66页
实验结果第66-90页
 1. miR-34s参与调节DSBR(double Srand Break Repair)第66-79页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参与DSBR的候选microRNAs第66-67页
   ·miR-34s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成熟microRNA的检测第67-68页
   ·DNA损伤药物可以激活miR-34a的表达第68-70页
   ·miR-34s不影响ssDNA损伤修复第70-71页
   ·miR-34s抑制HR介导的DNA修复第71-74页
   ·miR-34a抑制基因组DSBs的总体修复活性第74-79页
     ·SIRT1是miR-34a的靶基因第74-76页
     ·miR-34a不影响NHEJ介导的质粒重连修复第76-77页
     ·miR-34a抑制VP16诱导的基因组DSBs的总体修复活性第77-79页
 2. miR-34a在特定细胞类型中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第79-82页
 3. miR-34a与SIRT1形成负调控环路第82-90页
   ·miR-34b/c和miR-449a/b基因簇由miR-34a进化而来第82-84页
   ·miR-34a受到p53和Fox03a的转录调节第84-87页
   ·miR-34a受到其靶基因SIRT1的负调节第87-90页
讨论第90-98页
 1. miR-34s家族具有多个靶基因的特点决定了其可能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第90-92页
 2. miR-34s的多种调节功能提示其自身表达可能需要协调调控第92-93页
 3. miR-34a与SIRT1形成负调控环路第93-95页
 4. miR-34a与SIRT1所形成负调控环路的意义第95-97页
   ·miR-34a与SIRT1形成的调控环路可能对DSBR发挥协同调节的作用第95页
   ·miR-34a与SIRT1及转录因子p53和Fox03a构成的调控环路可能参与控制细胞的存活与凋亡第95-97页
 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非论文综述第104-117页
 REFERENCES第111-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个人简历第118-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声空化的振动边界作用流场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结合近似动态规划算法的串行生产系统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