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研究
| 前言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研究回顾 | 第9-23页 |
| ·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 ·性别角色 | 第9-10页 |
| ·性别角色态度 | 第10-11页 |
| ·男性特质-女性特质 | 第11页 |
| ·双性化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22页 |
| ·性别角色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 ·性别角色类型的理论模型 | 第13-14页 |
| ·性别角色类型相关研究 | 第14-19页 |
| ·性别角色态度研究 | 第19-22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 ·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问卷的修订 | 第23-3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第一次试测 | 第23-28页 |
| ·初测问卷项目的确定 | 第23页 |
| ·初测过程 | 第23页 |
| ·项目分析 | 第23-25页 |
| ·因子分析 | 第25-28页 |
| ·项目筛选 | 第28页 |
| ·第二次试测 | 第28-32页 |
| ·第二次试测过程 | 第28-29页 |
| ·信度分析 | 第29页 |
| ·效度分析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性别角色类型和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研究 | 第32-39页 |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32-33页 |
| ·研究工具 | 第33页 |
| ·施测过程 | 第33-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39页 |
| ·性别角色类型分析 | 第34-37页 |
| ·性别角色态度分析 | 第37-38页 |
| ·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6页 |
|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 | 第39-41页 |
| ·性别角色态度量表的修订 | 第39页 |
| ·性别角色态度分量表F1的因子分析 | 第39-40页 |
| ·性别角色类型量表 | 第40-41页 |
|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 | 第41-44页 |
| ·性别图式 | 第41-42页 |
| ·各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分布比较 | 第42-43页 |
| ·社会赞许性对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性别角色态度的差异 | 第44-46页 |
| ·性别差异 | 第44页 |
| ·文理科差异 | 第44页 |
| ·受教育水平差异 | 第44-45页 |
| ·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8页 |
| ·本研究结论 | 第46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6-47页 |
| ·研究启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54页 |
| 研究问卷 | 第50-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