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时态 GIS与时空数据模型 | 第12-20页 |
·时态 GIS的概念 | 第12-14页 |
·时间、时间粒度、时间戳及应答时间 | 第13-14页 |
·时空数据表示 | 第14页 |
·时空数据模型 | 第14-19页 |
·系列快照模型(Sequent snapshots) | 第14-15页 |
·时空立方体模型(Space-time cube) | 第15-16页 |
·基态修正模型(Base state with amendments) | 第16-17页 |
·时空复合模型(Time-space composite model) | 第17页 |
·基于事件的时空模型(Event-based models) | 第17-18页 |
·面向对象的时空模型(Object-oriented models) | 第18页 |
·图谱模型(Atlas-spectrum model) | 第18-19页 |
·时态 GIS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时态问题 | 第20-27页 |
·现代地籍与地籍信息系统 | 第20-23页 |
·地籍的演变 | 第20-21页 |
·现代地籍 | 第21-22页 |
·地籍信息系统 | 第22-23页 |
·地籍信息的时间特性 | 第23-24页 |
·地籍时态信息 | 第23页 |
·宗地时态信息和非宗地时态信息 | 第23-24页 |
·地籍时态信息的分类 | 第24-27页 |
·事务时间、实体标识时间和关键时间 | 第24-25页 |
·时间点、时间区间和时间间隔 | 第25页 |
·状态时间和事件时间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地籍时空拓扑分析及时空查询 | 第27-40页 |
·地籍实体的空间拓扑关系 | 第27-31页 |
·空间拓扑关系 | 第27-28页 |
·地籍实体的空间拓扑关系 | 第28-31页 |
·地籍实体时态拓扑关系 | 第31-32页 |
·地籍实体时空拓扑关系 | 第32-34页 |
·基态修正模型的改进 | 第34页 |
·宗地时空数据组织 | 第34-36页 |
·时空查询语言 | 第36-40页 |
·快照式查询 | 第37页 |
·查询已知宗地的父宗地 | 第37-38页 |
·查询已知宗地的子宗地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时空数据模型在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现 | 第40-60页 |
·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 第40-46页 |
·实验系统具体功能和模块设计 | 第41-42页 |
·系统主要开发工具介绍 | 第42-46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6-52页 |
·数据源介绍 | 第46页 |
·概念设计 | 第46-48页 |
·逻辑设计 | 第48-51页 |
·图层设计 | 第51页 |
·数据管理设计 | 第51-52页 |
·时空地籍信息系统实验系统的实现 | 第52-60页 |
·系统主界面及主要功能介绍 | 第52-54页 |
·宗地变更 | 第54-57页 |
·一般查询 | 第57-58页 |
·时空查询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