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以济宁市二环南路项目为例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论文架构 | 第1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 | 第17-23页 |
·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 | 第17页 |
·工程项目风险的形成发展机理 | 第17-18页 |
·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 第18-19页 |
·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 第19-20页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0-21页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21页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1-23页 |
·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第3章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4-38页 |
·BT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 第24-33页 |
·BT模式的概念 | 第24-25页 |
·BT模式的优点 | 第25-26页 |
·BT模式的主要参与方 | 第26-27页 |
·BT模式的实施方式 | 第27-31页 |
·BT模式的运作程序 | 第31-32页 |
·BT模式的合同体系 | 第32-33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第33-36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4章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 第38-66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模型 | 第38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38-48页 |
·风险识别的过程 | 第38-40页 |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40-42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 | 第42-48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估计 | 第48-50页 |
·风险估计的作用 | 第48-49页 |
·风险估计的过程 | 第49页 |
·风险估计的内容 | 第49-50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 | 第50-56页 |
·风险评价的作用 | 第50页 |
·风险评价的步骤 | 第50-51页 |
·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 | 第51-54页 |
·BT模式道路工程项目整体风险评价模型 | 第54-56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 | 第56-60页 |
·风险应对 | 第56页 |
·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 第56-60页 |
·BT模式项目主要风险的应对策略 | 第60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的风险监控 | 第60-66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监控的必要性 | 第60-62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监控的内容 | 第62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监控的方法 | 第62-64页 |
·BT模式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措施 | 第64-66页 |
第5章 济宁市二环南路BT项目风险管理案例研究 | 第66-89页 |
·项目概况 | 第66-69页 |
·工程概况 | 第66页 |
·济宁市任城区概况 | 第66-67页 |
·项目投、融资的特点 | 第67-68页 |
·项目的主要参与方 | 第68页 |
·项目的BT实施方式 | 第68-69页 |
·济宁市二环南路BT项目风险管理模型 | 第69-71页 |
·项目风险识别 | 第71-73页 |
·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 | 第71-72页 |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第72页 |
·项目风险识别的结果 | 第72-73页 |
·济宁市二环南路BT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73-75页 |
·项目风险评价 | 第75-84页 |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75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因素排序 | 第75-83页 |
·基于道路BT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总体风险评价 | 第83页 |
·基于政府信用风险定量评估模型的回购风险评价 | 第83-84页 |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及措施 | 第84-89页 |
·重点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 第85-87页 |
·一般风险应对措施 | 第87-8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前景展望 | 第90-91页 |
附录1:济宁市二环南路BT项目调查问卷 | 第9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