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社区的社会工作干预--以上海市T村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社区服务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外来人口社会工作干预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理论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8-19页 |
·抽样方法 | 第19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分析 | 第20-29页 |
·T村基本概况 | 第20-21页 |
·T村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21-23页 |
·T村居民的需求分析 | 第23-29页 |
·个人层面 | 第23-24页 |
·家庭层面 | 第24-26页 |
·社区层面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干预方法和过程 | 第29-42页 |
·与外来务工者建立初步关系 | 第29-31页 |
·街头漫步 | 第29页 |
·问卷调研 | 第29-30页 |
·家庭访问 | 第30-31页 |
·T村社会工作干预 | 第31-42页 |
·促进外来务工者就业 | 第31-33页 |
·丰富社区文体活动 | 第33页 |
·优化社区教育资源 | 第33-35页 |
·改善社区家庭关系 | 第35-39页 |
·建立社区归属感 | 第39-42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干预的初步成效分析 | 第42-46页 |
·提升外来务工者生活质量 | 第42-43页 |
·改善社区管理漏洞 | 第43-44页 |
·优化社区制度结构 | 第44页 |
·维系社区情感观念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社会工作干预的反思 | 第46-50页 |
·专业反思 | 第46-47页 |
·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性 | 第46页 |
·实践经验 | 第46-47页 |
·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附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