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引言第8-12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0-12页
2 国内行政法上对原告资格的认识第12-17页
   ·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规定第12-13页
   ·学者对"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解释第13-14页
   ·"法律上利害关系标准"的缺陷第14-17页
     ·"利害关系标准"无法解释一些案件的原告资格问题第14-15页
     ·"利害关系标准"内容过于抽象和不确定第15页
     ·"利害关系标准"不适合解释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原告资格问题第15-17页
3 国外行政法上对原告资格的认识第17-32页
   ·德国公权理论的形成第17-19页
   ·二战后行政法上公权与反射利益理论的发展第19-32页
     ·日本——法律上的利益第19-22页
     ·台湾地区——主观公权利、法律上利益第22-28页
     ·台湾地区探求主观公权利的方法第28-32页
4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范式的重构第32-40页
   ·公权利理论下对原告资格问题的研究第32-35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范式第35-40页
     ·保留"权益"标准第36-37页
     ·借鉴公权利理论界定"法律上利害关系"第37-40页
5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宗白华艺术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数学自我效能感、工作记忆广度对初中生乘法心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