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游戏法的概念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当前我国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 第10-11页 |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利弊争论 | 第11-12页 |
·游戏法在国内的研究及其现状 | 第12-13页 |
·游戏法在国外的研究及其现状 | 第13-15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5-18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实验法 | 第18页 |
·实地考察法 | 第18-19页 |
3 研究结果和讨论分析 | 第19-29页 |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各个变量前测 | 第19-20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同学实验前各自变量的前测差异检验 | 第19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女同学实验前各自变量的前测差异检验 | 第19-20页 |
·游戏法与初中学生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0-24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同学在实验前与实验后身体形态分析 | 第20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同学在实验前与实验后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分析 | 第20-21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女同学在实验前与实验后身体形态分析 | 第21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女同学在实验前与实验后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分析 | 第21-22页 |
·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页 |
·游戏法与初中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 第24-26页 |
·实验班男同学与对照班男同学在实验前、后心理量表得分比较 | 第24-25页 |
·实验班女同学与对照班女同学在实验前、后心理量表得分比较 | 第25-26页 |
·结果分析 | 第26页 |
·游戏法与初中生体育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6-29页 |
·实验后实验班男同学与对照班男同学体育运动动机水平的比较 | 第26-27页 |
·实验后实验班女同学与对照班女同学体育运动动机水平的比较 | 第27页 |
·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初中体育课采用游戏法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 第29页 |
·初中体育课采用游戏法能够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体育动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第29-30页 |
·初中体育课采用游戏法教学明显的改善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 第30页 |
·建议 | 第30-31页 |
·不断的丰富、完善游戏教学方法 | 第30页 |
·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 | 第30页 |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体育课教学 | 第30-3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6 附件 | 第33-36页 |
附件A 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数据测试表 | 第33-34页 |
附件B 简 SCL——90 量表 | 第34-35页 |
附件C 体育运动动机量表(SMS)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