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概况 | 第10-21页 |
一、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关于特殊教育相关概念的文献研究 | 第11-16页 |
(一) 我国特殊教育相关概念的文献研究 | 第11-14页 |
(二) 国外特殊教育相关概念的文献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关于对现有特殊教育理论的反思性认识 | 第15-16页 |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经验及启示 | 第16-21页 |
(一) 美国的社区改造制度 | 第16-18页 |
(二) 瑞典的侵犯替代训练 | 第18-19页 |
(三) 香港的社区支援服务计划 | 第19页 |
(四) 对发达国家及地区相关做法及经验的反思性认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特殊教育现状与需求分析 | 第21-35页 |
一、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教育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一) 教育制度 | 第21页 |
(二) 分阶段教育 | 第21-22页 |
(三) 教育矫正工作的实施主体 | 第22-23页 |
(四) 反思与探讨 | 第23-24页 |
二、个案访谈及分析 | 第24-31页 |
三、深层因素的思考 | 第31-35页 |
(一) 筛选理论下的特殊教育需求分析 | 第31-33页 |
(二) 终身教育理念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特殊教育方式的可行性对策探讨 | 第35-41页 |
一、社区资源的可利用性 | 第35-37页 |
(一) 社区资源潜能巨大 | 第35-36页 |
(二)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营造良好社区环境 | 第36-37页 |
二、学校教育与社区学院的可结合性 | 第37-39页 |
(一) 学校与社区学院相互依存 | 第37-38页 |
(二) 同伴教育方式的尝试 | 第38-39页 |
三、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 | 第39-40页 |
(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第39页 |
(二) 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 第39-40页 |
四、构建专业化社会工作者队伍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件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