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一、问题的缘起与分析思路第12-19页
 (一) 研究问题的缘起第12-13页
 (二) 研究文献的综述第13-16页
  1、博客的相关表述第13-14页
  2、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展开的研究第14-15页
  3、从传播效果的视角展开的研究第15-16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基本思路第16-17页
  2、研究方法第17页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二、博客——网络社会的新锐元素第19-25页
 (一)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第19-22页
 (二) 博客是网络互动行为的新锐势力第22-25页
  1、网络互动行为的主要模式第22-23页
  2、博客时代的来临第23-25页
三、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动机第25-33页
 (一) 动机的内涵第25-27页
 (二) 动机与行为第27-28页
 (三) 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动机第28-33页
  1、自我表达的动机第30页
  2、自我呈现的动机第30页
  3、自我发展的动机第30-31页
  4、社会交往的动机第31页
  5、分享性的动机第31页
  6、参与评论的动机第31-32页
  7、学习性的动机第32-33页
四、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特征第33-41页
 (一) 网络互动行为与传统互动行为的特征比较第33-36页
  1、从互动行为的主体来看第34页
  2、从互动行为的模式来看第34页
  3、从互动行为的路径来看第34-35页
  4、从互动行为的范围来看第35-36页
 (二) 博客网络互动行为与其它网络互动行为的特征比较第36-38页
  1、从个性化的视角来看第36-37页
  2、从社会性的视角来看第37-38页
 (三) 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特征第38-41页
  1、技术门槛低,操作简单第39页
  2、参与性互动化,彰显个性第39-40页
  3、搭建沟通互动平台,协作共享第40-41页
五、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社会作用第41-57页
 (一) 突破话语垄断权第41-46页
  1、博客网络互动行为修正了“把关人”理论第42-44页
  2、博客网络互动行为使“沉默螺旋”停止旋转第44-46页
 (二) 累积社会资本的总量第46-48页
  1、就关系性社会资本而言第47页
  2、就资源性社会资本而言第47-48页
 (三) 开创社会化新途径第48-52页
  1、社会化施化主体:确定性——不确定性第49-50页
  2、社会化受化客体:社会化的学习者——社会化的参与者第50-51页
  3、社会化互动方式:被动性——主动性第51页
  4、社会化空间范围: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第51-52页
 (四) 拓展社会角色理论的内涵第52-57页
  1、自主构建“虚拟”社会角色第53-55页
  2、搭建社会角色实践的“演练舞台”第55-57页
六、博客网络互动行为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第57-65页
 (一) 个性化带来的新隐忧第57-61页
  1、自暴个人属性的隐私第57-58页
  2、个性化的信息源,公信力有待提高第58-61页
 (二) 自由与责任:博客网络互动行为健康有序发展的逻辑第61-65页
  1、推行实名制管理,现实阻力大第61-63页
  2、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才是治本之策第63-65页
结语与展望第65-6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7-71页
后记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监管研究
下一篇:论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