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养护和管理公海渔业资源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10-16页 |
一、《公海公约》和《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的规定 | 第10-11页 |
二、1982年《公约》的规定 | 第11-13页 |
三、1982年《公约》通过后养护和管理公海渔业资源法律制度的发展 | 第13-16页 |
(一) 《联合国大会关于禁止在公海使用大型流网的决议》 | 第13页 |
(二) 1992年《坎昆宣言》 | 第13-14页 |
(三)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二十一世纪议程》 | 第14页 |
(四) 《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与管理措施的协定》 | 第14页 |
(五) 《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 第14-15页 |
(六) 《跨界鱼类种群协定》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养护和管理公海渔业资源的法律义务 | 第16-29页 |
一、一般性条约 | 第16-21页 |
(一) 1982年《公约》的规定 | 第16-18页 |
(二)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定 | 第18-19页 |
(三) 《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 | 第19-20页 |
(四) 1995年《跨界鱼类种群协定》的规定 | 第20-21页 |
二、区域性渔业协定 | 第21-24页 |
(一) 《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养护与管理公约》 | 第21-22页 |
(二) 《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 | 第22-24页 |
三、双边渔业协定 | 第24-25页 |
四、习惯法规则 | 第25-29页 |
(一) 可持续利用原则 | 第25-27页 |
(二) 预防性原则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养护和管理公海渔业资源的执法措施 | 第29-37页 |
一、船旗国执法 | 第29-31页 |
二、非船旗国执法 | 第31-37页 |
(一) 非船旗国执法的法律基础 | 第31-32页 |
(二) 港口国执法 | 第32-33页 |
(三) 区域渔业组织执法 | 第33-37页 |
第四章 有关养护和管理公海渔业资源的争端解决 | 第37-43页 |
一、非强制性程序 | 第38-39页 |
二、强制性程序 | 第39-40页 |
三、临时措施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