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绪论第14-40页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二、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概况综述第15-35页
  (一)佛禅研究第16-19页
  (二)佛禅与宋诗研究第19-22页
  (三)王安石诗歌研究第22-35页
 三、关于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35-40页
第一章 王安石的佛禅修习和林下交游第40-110页
 第一节 王安石的佛禅修习第40-63页
  一、家乡的佛教氛围及早期的学术思想第40-46页
  二、执政变法期对佛禅的吸纳第46-54页
  三、退隐后对佛禅的精研第54-63页
 第二节 王安石的林下交游第63-110页
  一、寺院游历第63-81页
  二、禅僧交游第81-98页
  三、居士交游第98-110页
第二章 王安石创作中彰显的佛禅精神第110-154页
 第一节 万法皆空,人生如梦第111-124页
  一、万法皆空第111-119页
  二、人生如梦第119-124页
 第二节 即心即佛,无心是道第124-139页
  一、即心即佛第126-133页
  二、无心是道第133-139页
 第三节 自性清净、随缘任运第139-154页
  一、自性清净第139-146页
  二、随缘任运第146-154页
第三章 王安石的诗歌构思与佛禅思维第154-180页
 第一节 王安石诗歌构思与佛禅之“静观、冥想”第155-161页
 第二节 王安石诗歌构思与佛禅之“直觉顿悟”第161-172页
  一、“直觉顿悟”之无念为宗第162-165页
  二、“直觉顿悟”之即事而真第165-168页
  三、“直觉顿悟”之触类是道第168-172页
 第三节 王安石诗歌构思与佛禅之“二道相因”第172-180页
第四章 王安石诗歌形式技巧和佛禅启示第180-220页
 第一节 禅宗“翻案法”的诗法启示第180-191页
  一、翻案法与翻案诗第181-186页
  二、王安石的翻案诗第186-191页
 第二节 禅宗“颂古”的诗式妙用第191-196页
  一、禅宗颂古第192-194页
  二、“颂古”式诗作第194-196页
 第三节 佛禅“偈颂”对王安石诗歌技巧的影响第196-208页
  一、质朴清新第199-202页
  二、生动活泼第202-204页
  三、透彻洒脱第204-208页
 第四节 王安石诗歌融入佛禅的诸种形式第208-220页
  一、化用佛事第208-213页
  二、妙用佛语第213-215页
  三、阐释禅理第215-220页
第五章 禅风流被与王安石诗风第220-266页
 第一节 “禅道烂熟”期的社会风习第222-241页
  一、帝王支持,文士归禅第222-228页
  二、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第228-231页
  三、僧人的儒释融合论第231-235页
  四、理禅融通,诗禅汇融第235-241页
 第二节 禅风吹拂下的荆公诗风第241-266页
  一、佛禅浸染的早期诗风第241-244页
  二、会通佛禅的中期诗风第244-257页
  三、精研佛禅的晚期诗风第257-266页
结论第266-270页
参考文献第270-288页
附录:佛禅与王安石诗歌一览表第288-298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298-300页
致谢第300-301页

论文共3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坡词思想研究
下一篇:在民国:逊清遗民的文化心态与诗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