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压力知觉、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0页
1 自我分化的文献综述第10-22页
   ·自我分化的概念第10-11页
   ·自我分化与分离个体化、依恋的关系第11-12页
     ·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分化的关系第11-12页
     ·依恋与自我分化的关系第12页
   ·自我分化结构的划分第12-14页
     ·双维度结构第13页
     ·四维度结构第13-14页
     ·七维度结构第14页
   ·国内外关于自我分化的理论研究第14-22页
     ·自我分化的测量第14-16页
     ·影响个体自我分化的家庭因素第16-17页
     ·自我分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第17-19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2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22-25页
   ·关于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第22页
   ·关于自我分化与压力、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第22-23页
   ·研究的问题第23页
   ·被试的选取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25页
3 研究一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的修订第25-41页
   ·研究目的第25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预测量表的结构和测量指标分析第25-32页
     ·研究方法第25-27页
     ·预测研究结果第27-32页
   ·修订后量表的结构与测量指标分析第32-37页
     ·研究对象第32页
     ·研究工具第32-33页
     ·统计工具及方法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讨论第37-39页
     ·关于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的修订第37页
     ·关于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的效度第37-39页
     ·关于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的信度第39页
   ·小结第39-41页
4 研究二大学生自我分化的群体特征分析第41-48页
   ·研究目的第41页
   ·研究假设第41页
   ·研究方法第41-42页
     ·研究对象第41页
     ·研究工具第41页
     ·统计处理第41-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现状分析第42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2-44页
     ·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大学生压力知觉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第44页
   ·讨论第44-47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基本现状第44-45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5-46页
     ·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比较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5 研究三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压力知觉、心理健康的关系第48-60页
   ·研究目的第48页
   ·研究假设第48页
   ·研究方法第48页
   ·研究结果第48-54页
     ·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第48-49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49-52页
     ·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52-53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分析第53-54页
   ·讨论第54-59页
     ·大学生压力知觉和心理健康的现状第54-55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压力知觉、心理健康的关系第55-57页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6 综合讨论第60-62页
   ·研究意义与特色第60页
     ·研究意义第60页
     ·研究特色第60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教育建议第61-62页
7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2页
后记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位—吨位模型在我国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资源潜力分析中的应用--以黔西北为例
下一篇:黔西南高砷煤与卡林型金矿成因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