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第一章 中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出、内涵及意义 | 第17-26页 |
一、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出 | 第17-18页 |
二、中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内涵 | 第18页 |
三、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意义 | 第18-26页 |
第二章 中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构成 | 第26-35页 |
一、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 第26-27页 |
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 第27-29页 |
三、开放性学习的能力 | 第29-30页 |
四、外语能力 | 第30页 |
五、创新能力 | 第30-31页 |
六、运用信息能力 | 第31页 |
七、应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 第31-33页 |
八、健康身心和坚强意志 | 第33-34页 |
九、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措施——以邯郸市第十中学为个案 | 第35-53页 |
一、营造与优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氛围和环境 | 第35-38页 |
二、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 第38-47页 |
三、正确引导学生内在学习的心理需求 | 第47-48页 |
四、社区教育是促进中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 | 第48-49页 |
五、持续学习型家庭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 第49页 |
六、开发网络平台,完善可持续学习能力 | 第49-50页 |
七、利用校园网络推动中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发展 | 第50-51页 |
八、发挥图书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使之成为开放的学习资源中心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