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1章 政策公共性的内涵与价值 | 第9-16页 |
·政策公共性的内涵 | 第9-12页 |
·公平性 | 第9-10页 |
·公正性 | 第10-11页 |
·公开性 | 第11-12页 |
·政策公共性的价值 | 第12-16页 |
·公共性是政策合法性的基础 | 第12-13页 |
·公共性是政策权威性的关键 | 第13-14页 |
·公共性是政策评估的根本标准 | 第14-16页 |
第2章 我国公共政策公共性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 第16-27页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策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我国政策公共性缺失的表现 | 第17-20页 |
·政策制定中的公共性缺失 | 第18页 |
·政策执行中的公共性缺失 | 第18-19页 |
·政策评估中的公共性缺失 | 第19页 |
·政策终结中的公共性缺失 | 第19-20页 |
·我国政策公共性缺失的原因 | 第20-27页 |
·政策主体自身局限 | 第20-21页 |
·民众政策参与不足 | 第21-23页 |
·政策环境尚待优化 | 第23-27页 |
第3章 治理我国政策公共性缺失的路径 | 第27-42页 |
·突破政策主体的自身局限 | 第27-32页 |
·增强政策主体的公共服务意识 | 第27-30页 |
·提升政策主体的能力 | 第30-32页 |
·促动民众充分的政策参与 | 第32-34页 |
·加强公民政策参与的制度体系建设 | 第32-33页 |
·建立健全公民政策参与的方法和渠道 | 第33页 |
·创建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公民参与政策提供良好的政治心理基础 | 第33页 |
·树立政策权力主体正确的公民政策参与观 | 第33页 |
·增强公民的参与能力,提高公民的参与水平 | 第33-34页 |
·优化政策的环境 | 第34-42页 |
·完善政策的相关制度 | 第34-37页 |
·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 第37-38页 |
·创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 | 第38-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