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CONTENT | 第9-15页 |
摘要 | 第15-16页 |
ABSTRACT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东青高速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国内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国内高速公路现行养护管理模式 | 第19页 |
·东青高速目前的养护管理模式 | 第19-20页 |
·存在问题 | 第20-22页 |
·路面主要病害 | 第20页 |
·桥梁主要病害 | 第20-21页 |
·养护管理弊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交通量分析 | 第22-33页 |
·交通量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2001-2007年重交通量的发展情况 | 第26-29页 |
·交通量预测 | 第29-33页 |
·交通量预测模型 | 第29-31页 |
·交通量预测模型的评价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路面病害分析与防治 | 第33-58页 |
·裂缝 | 第34-39页 |
·病因分析 | 第34-36页 |
·病害统计 | 第36-37页 |
·裂缝处理 | 第37-39页 |
·坑槽 | 第39-42页 |
·病因分析 | 第39-40页 |
·病害统计 | 第40-41页 |
·坑槽处理 | 第41-42页 |
·车辙 | 第42-46页 |
·病因分析 | 第42-44页 |
·病害统计 | 第44-45页 |
·车辙处治 | 第45-46页 |
·病害修补 | 第46页 |
·道路病害等级划分 | 第46-58页 |
·模糊评判的基本理论及知识 | 第46-49页 |
·模糊评判应用算例 | 第49-57页 |
·拟定评价指标集和评语集 | 第49-50页 |
·拟定评判矩阵 | 第50-52页 |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52-56页 |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 第56-57页 |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优点与不足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桥梁病害分析与防治 | 第58-81页 |
·桥梁基本状况 | 第58-63页 |
·桥梁按跨径分类 | 第58-59页 |
·按结构形式分类 | 第59页 |
·按桥梁所处地域分类 | 第59-60页 |
·按桥梁总体技术状况等级 | 第60-63页 |
·桥梁病害情况 | 第63-72页 |
·桥梁结构的裂缝 | 第63-67页 |
·裂缝的分类 | 第63-64页 |
·东青高速上桥梁的裂缝病害 | 第64-67页 |
·桥面构造病害 | 第67-70页 |
·桥面铺装 | 第67-68页 |
·伸缩缝 | 第68-69页 |
·桥面排水系统的病害 | 第69-70页 |
·钢筋锈蚀 | 第70-72页 |
·桥梁病害病因分析 | 第72-74页 |
·设计方面的原因 | 第72页 |
·施工建设期间的不足 | 第72-73页 |
·交通量增长和车辆超载现象 | 第73页 |
·未设桥面系防水 | 第73页 |
·清洁工作方面的疏忽 | 第73-74页 |
·大气环境影响 | 第74页 |
·桥梁病害防治 | 第74-81页 |
·板间混凝土铰缝渗水、脱落 | 第75页 |
·桥梁墩桩 | 第75-76页 |
·基本情况 | 第75页 |
·加固方法 | 第75-76页 |
·钢筋防锈蚀 | 第76页 |
·梁板裂缝 | 第76-79页 |
·处理措施 | 第76-78页 |
·工程应用 | 第78-79页 |
·桥面铺装 | 第79-81页 |
·灌缝 | 第79-80页 |
·局部挖补 | 第80页 |
·桥面铺装改造 | 第80-81页 |
第五章 专项工程决策分析与方案研究 | 第81-92页 |
·专项工程决策分析 | 第81-88页 |
·专项工程的确定 | 第81-83页 |
·施工方案及工后评价 | 第83-87页 |
·车辙处理工程 | 第83-84页 |
·匝道处理工程 | 第84-85页 |
·桥头跳车处理 | 第85-86页 |
·路面中修 | 第86页 |
·梁板裂缝处理 | 第86页 |
·桥梁下部构造处理 | 第86-87页 |
·专项工程决策 | 第87-88页 |
·拟定大修方案 | 第88-92页 |
·路面大修 | 第88-90页 |
·2011年对东侧路幅路面大修 | 第88-90页 |
·2012年对西侧路幅路面大修 | 第90页 |
·桥梁维修处理 | 第90-91页 |
·加宽为双向六车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养护管理体制研究 | 第92-106页 |
·国外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概况 | 第92-94页 |
·美国 | 第92页 |
·法国 | 第92-93页 |
·日本 | 第93-94页 |
·国内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 第94-95页 |
·按管理机构职能划分 | 第94-95页 |
·按工作性质和业务关系划分 | 第95页 |
·按管养经费核算方式划分 | 第95页 |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 第95-96页 |
·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96-98页 |
·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 第96-97页 |
·养护机械化进程缓慢 | 第97页 |
·公路管理与养护作业不分,缺乏专业化养护队伍 | 第97页 |
·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科技含量较低 | 第97-98页 |
·预防性养护工作开展的不够,“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仍然存在 | 第98页 |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 第98-100页 |
·加强政府行业监管力度 | 第98页 |
·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 | 第98-99页 |
·管理体制逐步走向集中统一 | 第99页 |
·初期形成的管养一体的体制逐步向管养分离转变 | 第99页 |
·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 | 第99页 |
·专业队伍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 第99页 |
·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 | 第99页 |
·养护作业手段转向机械化为主的发展趋势 | 第99-100页 |
·养护工程决策已逐步由经验决策转向专家系统决策 | 第100页 |
·养护质量评价标准逐步从“好路率”向综合服务水平方向转化 | 第100页 |
·适合东青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100-106页 |
·养护管理模式的演变 | 第100页 |
·近期养护管理模式 | 第100-102页 |
·组建养护公司 | 第101页 |
·实行管养分离 | 第101-102页 |
·建立适合东青现状的养护管理模式 | 第102-104页 |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方针和原则 | 第102页 |
·建立东青特色的养护管理模式 | 第102页 |
·工程养护部设置及其职责 | 第102-103页 |
·对维修保养、立交区空地等承包管护 | 第103-104页 |
·实现理想养护管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第104-106页 |
·实现理想养护管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 第104-105页 |
·对策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结论 | 第106页 |
·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本人曾发表过的文章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