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复合式路面 | 第13-15页 |
·反射裂缝 | 第15页 |
·项目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5-17页 |
·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反射裂缝处治措施 | 第19-26页 |
·前言 | 第19-2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加铺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措施 | 第21页 |
·采用能减少反射裂缝的夹层 | 第21-24页 |
·应力吸收薄膜夹层 | 第21-22页 |
·改性沥青胶砂应力吸收层 | 第22页 |
·土工合成材料 | 第22-23页 |
·级配碎石 | 第23-24页 |
·采用合理的沥青加铺层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 | 第26-40页 |
·路面状况调查 | 第26-32页 |
·调查路段的划分 | 第26-28页 |
·路面状况调查内容 | 第28-32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的评定 | 第32-39页 |
·路面状况指数(PCI) | 第32-36页 |
·脱空度(V) | 第36-37页 |
·接缝性能指数 | 第37-38页 |
·平整度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夹层的设置 | 第40-60页 |
·前言 | 第40页 |
·常用的夹层介绍及比较 | 第40-50页 |
·应力吸收薄膜夹层 | 第41-42页 |
·改性沥青胶砂应力吸收层 | 第42-45页 |
·土工合成材料 | 第45-50页 |
·改性沥青胶砂室内试验 | 第50-57页 |
·原材料试验 | 第50-53页 |
·矿料级配设计 | 第53-54页 |
·马歇尔试验确定合理沥青用量 | 第54-55页 |
·析漏试验和飞散试验 | 第55页 |
·水稳定性试验 | 第55页 |
·高温稳定性试验 | 第55-56页 |
·低温弯曲试验 | 第56页 |
·渗水试验 | 第56-57页 |
·改性胶砂施工要求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 第60-78页 |
·前言 | 第60-6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60-6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61-62页 |
·原材料技术性能分析试验结果 | 第62-65页 |
·沥青技术性能试验 | 第62-63页 |
·集料和矿粉技术性能试验 | 第63-65页 |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65-70页 |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65-66页 |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 | 第66-67页 |
·骨架间隙率检验 | 第67-69页 |
·骨架接触度检验 | 第69-70页 |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70-75页 |
·初定沥青用量 | 第70-72页 |
·大型马歇尔试验 | 第72-74页 |
·析漏试验和飞散试验检验 | 第74页 |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第74-75页 |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75-77页 |
·高温稳定性能分析 | 第75-76页 |
·水稳定性能分析 | 第76页 |
·渗水性能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 | 第78-97页 |
·前言 | 第78-7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8-79页 |
·原材料技术性能分析试验 | 第79-84页 |
·沥青技术性能试验 | 第79-80页 |
·集料和矿粉技术性能试验 | 第80-82页 |
·纤维技术性能试验 | 第82-83页 |
·纤维沥青胶浆技术性能试验 | 第83-84页 |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84-87页 |
·沥青及纤维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87-90页 |
·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87页 |
·纤维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87-89页 |
·纤维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结果 | 第89-90页 |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90-92页 |
·高温稳定性能分析 | 第90-91页 |
·水稳性能分析 | 第91页 |
·低温抗裂性能分析 | 第91-92页 |
·渗水性能分析 | 第92页 |
·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与检验 | 第92-96页 |
·施工工艺 | 第92-96页 |
·质量控制与检验 | 第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