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认同的概念与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有关国内认同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文献回顾对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分析框架 | 第18-21页 |
一、建构主义 | 第18-20页 |
二、具体概念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1-30页 |
一、质的研究方法:话语分析(方法论的层面) | 第21-23页 |
二、长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具体操作层面) | 第23-30页 |
第四章 研究对象的声音 | 第30-51页 |
一、地域认同,村落认同 | 第30-35页 |
二、文化认同 | 第35-37页 |
三、身份认同与人际关系 | 第37-40页 |
四、对开发商及其所委任的村组织(三合委任的管委会)的认同 | 第40-43页 |
五、作为标签的“懒人”——群体内部认同的分化 | 第43-47页 |
六、与其他群体的关系 | 第47-49页 |
七、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1-57页 |
第一节 关于认同分化的结论和讨论 | 第51-54页 |
第二节 关于认同变迁的结论与讨论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对本研究的几点反思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半结构性访谈大纲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