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适格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一、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学说第14-20页
 (一) 概念辨析第14-15页
  1.当事人第14页
  2.当事人适格第14-15页
  3.当事人与当事人适格的辨析第15页
 (二) 当事人适格理论学说介绍第15-20页
  1.德国的当事人理论学说第15-17页
  2.日本学说的演变第17-18页
  3.美国的当事人适格理论第18页
  4.中国台湾地区的当事人适格理论第18-20页
二、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一) 管理权第20-21页
  1.管理权学说的历史发展第20-21页
  2.管理权学说的缺陷第21页
 (二) 诉的利益第21-24页
  1.诉的利益的界定第22页
  2.以诉的利益为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三、当事人适格的扩张第24-33页
 (一) 诉讼担当与诉讼信托第24-26页
  1.诉讼担当第24页
  2.诉讼信托第24-25页
  3.诉讼信托与诉讼担当的区别第25-26页
 (二) 群体诉讼制度第26-33页
  1.美国的集团诉讼第26-28页
  2.德国的团体诉讼第28-29页
  3.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第29-30页
  4.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第30-33页
四、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适格制度的完善第33-43页
 (一) 理论及立法现状第33-37页
  1.关于当事人的定义第33-34页
  2.当事人适格理论第34-35页
  3.适格当事人的确定第35页
  4.立法现状第35-37页
 (二) 我国当事人适格制度完善的构想第37-43页
  1.理论完善第37-39页
  2.诉讼实践中的完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第39-43页
五、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不正当竞争规制研究
下一篇:FTY720在同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