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秩序与自由:公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选题意义及研究评述第11-21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2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4页
     ·公民社会第21-23页
     ·与公民社会相关的几个概念第23-24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第24-26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24页
     ·具体问题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2章 参照系:西方公民社会第26-33页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第26-31页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起源与历史流变第26-31页
   ·西方公民社会的实践第31-32页
     ·西方公民社会实践第31-32页
     ·公民社会实践对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的积极作用第32页
   ·由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与实践得出的启示第32-33页
第3章 现代性的勃发:中国的现代化及其后果第33-42页
   ·中国现代化之历程第33-34页
     ·中国的前现代图景第33页
     ·在曲折中探索的中国现代化第33-34页
     ·真正的起飞第34页
   ·中国现代化之后果第34-41页
     ·充满活力的经济第35-36页
     ·较为稳定的政治秩序第36页
     ·庞大的人口和需求第36-37页
     ·巨变的社会结构第37-38页
     ·脆弱的生态环境第38页
     ·公民社会的诞生第38-41页
   ·有待完成的现代化第41-42页
第4章 镜中之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形象第42-47页
   ·积极的评价第43-44页
     ·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第43页
     ·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第43-44页
     ·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第44页
   ·消极的评价第44-46页
     ·一个政治上具有不确定性的国家第44-45页
     ·一个军事上的对手第45页
     ·一个能源饥渴症患者第45-46页
   ·关于镜中之我的自我理解第46-47页
第5章 自我之书: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的现代性话语第47-52页
   ·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第47-48页
   ·当代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几个面向第48-50页
   ·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第50-52页
第6章 寻找和谐:中国公民社会的历史课题第52-57页
   ·人类社会的和谐主题:秩序与自由的平衡第52-53页
   ·社会问题、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第53-55页
   ·如何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第55-57页
第7章 论可能生活:公民社会的内在缺陷第57-60页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意识第57-58页
   ·对公民社会的神学——政治追问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外来知识青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认同的挣扎--西安Y酒吧同性恋群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