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清安庆府的民俗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引言第10-15页
 (一) 学术史回顾第10-12页
 (二)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第12-13页
 (三) 几个相关概念的说明第13-15页
  1、安庆府第13-14页
  2、民俗第14-15页
二、明清安庆府民俗简介第15-26页
 (一) 物质生产民俗第15-17页
  1、农林业民俗第15页
  2、渔业民俗第15-16页
  3、工商服务业民俗第16-17页
 (二) 日常生活民俗第17-20页
  1、饮食民俗第17-19页
  2、服饰民俗第19-20页
  3、居住民俗第20页
 (三) 人生礼俗第20-22页
  1、诞生习俗第20-21页
  2、婚嫁礼俗第21页
  3、丧葬习俗第21-22页
 (四) 岁时节日民俗第22-24页
  1、春夏节日习俗第22-23页
  2、秋冬节日习俗第23页
  3、年俗第23-24页
 (五) 民间娱乐第24-26页
  1、作对子第24页
  2、民歌民谣民间戏曲第24-25页
  3、民间竞技游戏第25-26页
三、明清安庆府民俗的特征第26-31页
 (一) 外部特征第26-29页
  1、地区差异性第26-27页
  2、历史传承性第27页
  3、变异性第27-28页
  4、周期性第28页
  5、社会性第28-29页
 (二) 内部特征第29-31页
  1、区域内行业差异性第29页
  2、区域内心理差异性第29-31页
四、影响明清安庆府民俗的主要因素第31-41页
 (一) 经济因素第31-32页
 (二) 政治因素第32-33页
 (三) 地理因素第33-35页
  1、自然环境第33-34页
  2、人文环境第34-35页
 (四) 知名人士第35-36页
 (五) 外来移民第36-38页
 (六) 心理因素第38-40页
  1、从众心理第39页
  2、民俗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心理特征的体现第39-40页
 (七) 宗教因素第40-41页
五、明清安庆府民俗的主要社会功能第41-46页
 (一) 娱乐功能第41-42页
 (二) 聚合功能第42-43页
 (三) 教育功能第43-44页
 (四) 规范功能第44页
 (五) 调适功能第44-46页
结语——亟需理性关怀的明清安庆民俗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后记第53-54页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单位化农场”到“农场新社区”--安徽省国有希望农场改革进程的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合肥市主要园林树木养分动态及其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