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研究意义、框架与创新点 | 第18-2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4页 |
·项目团队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项目管理基本概念和研究趋势 | 第21-24页 |
·团队管理主要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团队绩效研究综述 | 第25-33页 |
·绩效及团队绩效含义 | 第25-27页 |
·绩效及团队绩效衡量 | 第27-29页 |
·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9-33页 |
·前人研究评述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项目团队及其团队绩效构成与特点研究 | 第34-4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4-36页 |
·项目团队 | 第34-35页 |
·项目团队绩效 | 第35-36页 |
·项目团队构成与特点 | 第36-41页 |
·项目团队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 第36-38页 |
·项目团队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8-41页 |
·项目团队绩效构成与特点 | 第41-45页 |
第四章 项目团队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5-54页 |
·研究构想与研究假设 | 第45-46页 |
·研究构想 | 第45页 |
·研究假设 | 第45-46页 |
·问卷设计、来源及统计方法的说明 | 第46-49页 |
·问卷设计 | 第46-47页 |
·问卷来源说明 | 第47页 |
·问卷统计方法 | 第47-49页 |
·统计结果说明 | 第49-52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项目团队绩效函数及各影响因子分析 | 第54-72页 |
·项目团队绩效函数 | 第54-57页 |
·动态项目团队绩效影响因素函数 | 第54-55页 |
·项目团队绩效构成函数 | 第55页 |
·项目团队绩效函数模型 | 第55-56页 |
·各影响因子的可控性分析 | 第56-57页 |
·个人努力程度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方式及其选择 | 第57-63页 |
·努力程度的量化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努力程度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方式 | 第58-59页 |
·努力程度的选择 | 第59-63页 |
·合作程度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方式及其选择 | 第63-68页 |
·合作程度的量化评价方法 | 第63-64页 |
·合作程度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 | 第64-65页 |
·合作程度的选择 | 第65-68页 |
·环境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方式 | 第68-72页 |
·环境的量化评价方法 | 第68-70页 |
·环境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 | 第70-72页 |
第六章 项目团队绩效的改进策略分析 | 第72-84页 |
·个人努力程度的改进方法 | 第72-75页 |
·增加偷懒被发现概率——建立有效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 第72页 |
·增加偷懒的成本——建立有效合理的偷懒行为约束机制 | 第72-75页 |
·增加偷懒的直接成本——建立有效的偷懒惩罚措施 | 第72-73页 |
·增加偷懒的机会成本——建立预防偷懒的层次分配激励措施 | 第73-74页 |
·两种措施的综合使用 | 第74-75页 |
·合作程度的改进策略 | 第75-77页 |
·促进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利益共同化 | 第75-76页 |
·建立共同的明确目标 | 第75页 |
·建立以项目团队整体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 第75-76页 |
·增加项目组成员之间博弈次数 | 第76-77页 |
·项目团队所处环境的改善措施 | 第77-79页 |
·改善组织内支持情况 | 第77-79页 |
·围绕组织战略目标设定项目团队的绩效目标 | 第77-78页 |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促进组织全过程参与项目 | 第78-79页 |
·改善客户支持情况 | 第79页 |
·案例分析 | 第79-84页 |
·A公司及 B项目团队介绍 | 第79-81页 |
·项目团队的运行分析 | 第81-82页 |
·案例简评 | 第82-8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4-86页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1 项目团队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89-91页 |
附录2 本研究调查的样本企业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4-9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