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干旱区水文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干旱区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干旱区水文生态特征及其问题 | 第19-27页 |
·干旱区水文生态特征 | 第19-22页 |
·降水量少、蒸发强烈 | 第19页 |
·干旱性气候、风沙大 | 第19-20页 |
·河流的径流量季节性变化大 | 第20页 |
·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频繁 | 第20-21页 |
·植被分布稀疏 | 第21页 |
·生态环境脆弱 | 第21-22页 |
·干旱区水文生态问题 | 第22-25页 |
·河流断流、湖泊消失 | 第22-23页 |
·泉水溢出量减少 | 第23-24页 |
·土壤次生盐渍化 | 第24页 |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植被退化 | 第24-25页 |
·土地荒漠化 | 第25页 |
·干旱区水文生态与生态需水量的相互影响作用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理论研究 | 第27-34页 |
·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及特征 | 第27-28页 |
·干旱区生态需水量概念的发展 | 第27-28页 |
·干旱区生态需水的特征 | 第28页 |
·干旱区生态需水分类 | 第28-32页 |
·按照不同生态水平划分 | 第28-29页 |
·按照需水对象划分 | 第29-32页 |
·干旱区生态需水量计算研究 | 第32页 |
·干旱区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研究 | 第32页 |
·干旱区陆地生态需水量计算研究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 第34-45页 |
·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 | 第34-39页 |
·历史流量法 | 第34-35页 |
·水力学法 | 第35-36页 |
·栖息地定额法 | 第36页 |
·BBM法 | 第36-37页 |
·水文学方法 | 第37-39页 |
·陆地生态需水常用方法 | 第39-42页 |
·定额估算法 | 第39-40页 |
·植被耗水模式法 | 第40页 |
·潜水蒸发量法 | 第40-41页 |
·土壤湿度法 | 第41页 |
·改进的彭曼公式 | 第41-42页 |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区域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 第42页 |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玛纳斯河流域水文生态与生态需水量计算的应用实例 | 第45-67页 |
·玛纳斯河流域概况 | 第45-50页 |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第45-49页 |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第49-50页 |
·玛纳斯河流域主要的水文生态特征 | 第50页 |
·玛纳斯河流域主要的水文生态问题 | 第50-54页 |
·河流断流、湖泊缩小 | 第50-51页 |
·泉水溢出量减少 | 第51-52页 |
·土壤次生盐渍化 | 第52-53页 |
·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 | 第53页 |
·土地荒漠化 | 第53-54页 |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54-65页 |
·玛纳斯河流域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 | 第54-58页 |
·玛纳斯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58-59页 |
·玛纳斯河流域陆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59-64页 |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