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页 |
·腐熟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堆肥化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堆肥及堆肥化的概念 | 第11-12页 |
·堆肥化的发展历史 | 第12页 |
·堆肥的分类 | 第12-13页 |
·堆肥化的影响因子 | 第13-15页 |
·堆肥的腐熟进程及腐熟度评价 | 第15-17页 |
·微生物接种剂与堆肥化 | 第17-19页 |
·微生物接种剂与腐熟速度 | 第17页 |
·微生物接种剂与堆肥化产品安全性 | 第17-18页 |
·微生物接种剂与堆肥化产品肥效 | 第18-19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 第21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第21页 |
·堆肥产品的腐熟度评价 | 第21页 |
·堆肥产品的肥效研究 | 第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堆肥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 | 第22页 |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2页 |
·微生物数量 | 第22-23页 |
·发芽实验 | 第23页 |
·T值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 第25-36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物理性质的动态变化 | 第25-27页 |
·温度的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pH 的动态变化 | 第26页 |
·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6-27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堆肥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 第27-32页 |
·鲜牛粪堆肥过程中全 N 的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鲜牛粪堆肥过程中全 P 的动态变化 | 第28-29页 |
·鲜牛粪堆肥过程中全 K 的动态变化 | 第29页 |
·总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 第29-30页 |
·C/N 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腐殖酸的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中堆肥重金属有效性的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堆肥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第32页 |
·发酵前后有效态 Cu、Zn 的变化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第36-41页 |
·堆肥化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第36-39页 |
·细菌数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真菌数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堆肥产品的腐熟度评价 | 第41-46页 |
·不同处理堆肥产品的腐熟度评价 | 第41-44页 |
·堆肥产品腐熟度的物理学评价 | 第41-42页 |
·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化学及生物学评价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堆肥产品的肥效研究 | 第46-4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试验处理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迟菜心品质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迟菜心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49-53页 |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 | 第50页 |
·鲜牛粪堆肥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第50-51页 |
·堆肥产品的腐熟度评价 | 第51页 |
·堆肥产品的肥效研究 | 第51页 |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4页 |
导师简介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