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相关理论 | 第9-11页 |
·本文研究思路及力图解决的问题 | 第11-12页 |
·制造业的重要性 | 第12页 |
2 并购理论研究及历程综述 | 第12-24页 |
·并购概念及并购动因理论综述 | 第12-16页 |
·并购的概念及内涵 | 第12-13页 |
·并购动因理论综述 | 第13-16页 |
·并购绩效评估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超额收益法,也叫非正常收益法 | 第16-18页 |
·经营业绩法,也叫会计指标法 | 第18-20页 |
·并购历程综述 | 第20-24页 |
·世界范围企业并购历程 | 第20-22页 |
·中国资本市场并购历程 | 第22-24页 |
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24-3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并购绩效研究是对并购理论发展的一个有益补充 | 第24-25页 |
·并购绩效理论研究对指导我国并购实践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34页 |
·违约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以违约风险概率评价并购绩效的优越性 | 第27-29页 |
·Merton(1974)方法描述 | 第29-34页 |
4 研究样本 | 第34-36页 |
·取样依据 | 第34页 |
·取样方式 | 第34-35页 |
·取样结果 | 第35-36页 |
5 绩效分析 | 第36-43页 |
·违约概率的计算 | 第37-39页 |
·计量分析 | 第39-43页 |
·违约风险概率变动分析 | 第39-42页 |
·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6 结论、问题及建议 | 第43-57页 |
·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结论与解释 | 第43-45页 |
·并购绩效结论 | 第43-44页 |
·关于结论的解释 | 第44-45页 |
·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主要问题 | 第45-49页 |
·忽视并购后整合 | 第45-46页 |
·公司并购缺乏资金来源,并购工具单一 | 第46页 |
·并购中的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 | 第46页 |
·中介机构功能不发达 | 第46-47页 |
·上市公司并购的主要动机依然是获得“壳资源” | 第47页 |
·上市公司收购法规不健全 | 第47-48页 |
·并购中的行政安排是制约我国公司并购发展的桎梏 | 第48页 |
·国有资产的价值低估和流失 | 第48-49页 |
·建议 | 第49-57页 |
·实现更有效并购的建议 | 第49-54页 |
·提高整体并购效率的宏观建议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