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联用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和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4页
   ·中药的发展现状第18-20页
   ·中药及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第20-21页
   ·生物样品中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意义第21页
   ·新提取技术提升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21-28页
     ·超声萃取(Ultrasonic Extraction,UE)第22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第22-23页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第23-24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顶空液相微萃取(HS-LPME)第24-25页
     ·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第25-27页
     ·加压液体萃取(Pressurized-liquid extraction,PLE)第27-28页
     ·微波蒸馏(Microwave distillation,MD)第28页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第28-32页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历史第29页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进展第29页
     ·液相色谱/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LC/UV-DAD )联用第29-30页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 联用第30页
     ·液质(HPLC-MS) 联用第30-32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32-34页
第一部分 中药及其制剂中活性成分的联用色谱分析第34-93页
 第2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色谱联用分析用于茶叶中表儿茶素的测定第34-42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试剂第35页
     ·仪器第35页
     ·标准溶液配制第35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制备第35页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第35-36页
     ·色谱分析第36页
     ·样品预处理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MIP 的物理化学表征第36-37页
     ·聚合物颗粒大小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溶剂对 MIP 键合能力的影响第38-39页
     ·萃取小柱的印迹能力第39-40页
     ·MIP 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第40页
     ·实际样品分析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联用技术用于栀子及其制剂的分析第42-55页
   ·栀子以及栀子制剂中栀子甙的分析第42-46页
     ·引言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结果和讨论第44-46页
     ·小结第46页
   ·栀子制剂中多种活性目标物的分析第46-55页
     ·引言第46-47页
     ·实验部分第47-49页
     ·结果和讨论第49-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中药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第55-70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58页
     ·材料与试剂第56-57页
     ·仪器第57页
     ·标准溶液配制第57页
     ·微波萃取第57-58页
     ·HPLC-DAD-ESI/MS 分析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第58-60页
     ·质谱条件的优化第60-61页
     ·全氟羧酸添加剂以及乙腈对分析物离子强度的影响第61页
     ·辛弗林,柚皮甙和橙皮甙的质谱分析第61-63页
     ·微波助提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3-66页
   ·方法确证第66-67页
     ·线性关系以及检测限第66页
     ·精密度第66-67页
     ·回收率第67页
   ·样品分析第67-69页
   ·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液相色谱-高锥孔电压质谱技术用于人参中人参皂甙的快速灵敏分析第70-81页
   ·引言第70-71页
   ·实验部分第71-72页
     ·试剂第71页
     ·仪器第71-72页
     ·标准溶液配制第72页
     ·人参样品制备第72页
     ·HPLC-ESI/MS 分析第72页
   ·结果和讨论第72-78页
     ·ESI 正离子模式下采用高锥孔电压的优势第72-75页
     ·锥孔电压对灵敏度的影响第75-77页
     ·液质联用对人参皂甙标准品的分析第77-78页
   ·方法确证第78-79页
     ·线性关系和检测限第78-79页
     ·精密度第79页
     ·回收率第79页
   ·样品分析第79-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新型磁性纳米粒子-微波萃取-液质联用技术用于中药及中药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分析第81-93页
   ·引言第81-82页
   ·实验部分第82-84页
     ·实验试剂第82页
     ·实验仪器第82页
     ·标准溶液第82-83页
     ·HPLC-ESI/MS 分析第83页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第83页
     ·MBMAE 萃取第83页
     ·热回流萃取第83-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90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84页
     ·质谱条件的优化第84-85页
     ·验证加入磁性纳米粒子的可行性第85-86页
     ·MBMAE 条件的优化第86-89页
     ·黄芩中活性成分的鉴定第89-90页
   ·方法确证第90-91页
     ·线性关系以及检测限第90页
     ·重现性第90-91页
     ·回收率第91页
   ·MBMAE 方法与热回流的比较第91页
   ·实际样品分析第91-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二部分 生物样品的联用色谱分析第93-115页
 第7章 细胞环境中抗肿瘤药物(伊立替康)的液质联用测定第93-104页
   ·引言第93-94页
   ·实验部分第94-96页
     ·材料与试剂第94页
     ·仪器第94页
     ·细胞培养及细胞处理第94-95页
     ·溶液的配制第95页
     ·HPLC-ESI/MS 分析第95-96页
   ·结果和讨论第96-103页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第96页
     ·质谱条件的选择第96-97页
     ·样品制备方法优化第97-98页
     ·方法验证第98-100页
     ·细胞毒性实验第100-102页
     ·MCF-7 细胞中抗肿瘤药物的测定第102-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8章 尿液、血清中丹参活性成分的胶束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第104-115页
   ·引言第104-105页
   ·实验部分第105-106页
     ·材料与试剂第105页
     ·仪器第105页
     ·溶液配制第105-106页
     ·血浆和尿液样品的处理第106页
     ·中药制剂预处理第106页
     ·色谱条件第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13页
     ·流动相的优化第106-109页
     ·方法的验证第109-113页
   ·实际样品分析第113页
   ·胶束液相色谱(MLC)和水-有机相反相液相色谱方法的比较第113-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结论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42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兜铃酸类物质的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及应用
下一篇:叶德辉的思想与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