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危害结果的认定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CONTENTS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渎职罪危害结果的基本内涵 | 第15-21页 |
(一)、渎职罪危害结果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渎职罪危害结果的存在形态 | 第16-17页 |
(三)、危害结果在渎职罪中的地位 | 第17-21页 |
1、作为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 第18页 |
2、作为加重情节的危害结果 | 第18-21页 |
二、渎职罪危害结果的特点及类型 | 第21-25页 |
(一)、渎职罪危害结果的特点 | 第21-22页 |
1、渎职罪危害结果具有实害性 | 第21页 |
2、渎职罪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 | 第21-22页 |
3、渎职罪危害结果具有多样性 | 第22页 |
(二)、渎职罪危害结果的类型 | 第22-25页 |
1、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 第22-23页 |
2、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 第23页 |
3、一般危害结果、重大危害结果和特大危害结果 | 第23-25页 |
三、渎职罪危害结果中“重大损失”的司法认定 | 第25-35页 |
(一)、“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和原则 | 第25-26页 |
1、认定损失数额的与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 第26页 |
2、危害结果与刑事政策和原则的关系 | 第26页 |
(二)、“重大损失”中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 | 第26-31页 |
1、物质性损失的具体类型 | 第27-29页 |
2、债权损失的认定 | 第29页 |
3、利息损失的认定 | 第29-30页 |
4、违法所得损失的认定 | 第30-31页 |
(三)、“重大损失”中非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 | 第31-35页 |
1、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 第31-32页 |
2、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 第32页 |
3、非物质性损失与媒体报道的关系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