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逼供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一、刑讯逼供罪典型案例分析 | 第17-21页 |
(一) 江某某等刑讯逼供案 | 第17-18页 |
1、案情简介 | 第17-18页 |
2、焦点问题 | 第18页 |
(二) 赵某某等刑讯逼供案 | 第18-19页 |
1、案情简介 | 第18页 |
2、焦点问题 | 第18-19页 |
(三) 刑讯逼供罪典型案例评析 | 第19-21页 |
二、“协警”作为刑讯逼供罪主体的认定 | 第21-25页 |
(一) “协警”作为刑讯逼供罪主体认定的理论争议 | 第21-22页 |
1、“血统论” | 第21页 |
2、“职能论” | 第21页 |
3、“折衷论” | 第21-22页 |
(二) “协警”作为刑讯逼供罪主体认定之我见 | 第22-25页 |
1、协警的内涵 | 第22页 |
2、对学者观点的分析 | 第22-23页 |
3、协警应当作为刑讯逼供罪的主体 | 第23-25页 |
三、刑讯逼供“授意者行为”的认定 | 第25-31页 |
(一) 刑讯逼供“授意者行为”认定的理论争议 | 第25-26页 |
1、刑讯逼供授意者的行为是行政指导行为 | 第25页 |
2、刑讯逼供授意者的行为是滥用职权的行为 | 第25-26页 |
3、刑讯逼供授意者的行为是教唆行为 | 第26页 |
(二) 刑讯逼供“授意者行为”认定之我见 | 第26-31页 |
1、对学者观点分析 | 第26-27页 |
2、对国内法律规定的分析 | 第27页 |
3、刑讯逼供“授意者行为”应当是共同犯罪行为 | 第27-31页 |
四、刑讯逼供罪罪数形态的认定 | 第31-35页 |
(一) 刑讯逼供罪罪数形态认定的理论争议 | 第31-32页 |
1、想象竞合犯 | 第31页 |
2、结果加重犯 | 第31-32页 |
3、转化犯 | 第32页 |
(二) 刑讯逼供罪罪数形态认定之我见 | 第32-35页 |
1、对想象竞合犯观点的分析 | 第32-33页 |
2、对结果加重犯观点的分析 | 第33页 |
3、对转化犯观点的分析 | 第33-35页 |
五、刑讯逼供罪法律适用的完善对策 | 第35-41页 |
(一) 刑讯逼供罪法律适用立法上的完善对策 | 第35-37页 |
1、将“协警”行为纳入刑讯逼供罪 | 第35页 |
2、明确刑讯逼供授意者行为的性质 | 第35-36页 |
3、明确刑讯逼供罪罪数形态的认定 | 第36-37页 |
(二) 刑讯逼供罪法律适用司法上的完善对策 | 第37-41页 |
1、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罪法律适用的完善对策 | 第37页 |
2、检察活动中刑讯逼供罪法律适用的完善对策 | 第37-38页 |
3、审判活动中刑讯逼供罪法律适用的完善对策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