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链传动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汽车链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链传动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 第18-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疲劳寿命分布规律 | 第22-50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链条产品的可靠性 | 第23-24页 |
·可靠性设计中的常用函数 | 第24-30页 |
·可靠度函数 | 第25-26页 |
·指数分布 | 第26-27页 |
·正态分布 | 第27-28页 |
·威布尔分布 | 第28-30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 疲劳寿命试验 | 第30-32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 疲劳寿命分布规律 | 第32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 的R—S—N 曲线 | 第32-37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Ⅰ型的R—S—N 曲线 | 第33-34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Ⅱ型的R—S—N 曲线 | 第34-36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 与汽车链068T-1 的R—S—N 曲线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 | 第37-43页 |
·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 | 第37-39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 的可靠寿命评定方法 | 第39-43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 链板微观分析 | 第43-49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Ⅰ型链板的疲劳断口微观分析 | 第44-45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Ⅱ型链板的疲劳断口微观分析 | 第45-46页 |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06BN-1Ⅰ型和068N-1Ⅱ型链板微观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系统试验与失效分析 | 第50-94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汽车链服役条件及其失效形式 | 第51-53页 |
·汽车链的服役条件 | 第51页 |
·汽车链的失效形式 | 第51-53页 |
·机油泵链系统的链条型号确定 | 第53-54页 |
·磨损理论概述 | 第54-64页 |
·磨损过程的一般规律 | 第55-56页 |
·磨损的分类 | 第56-64页 |
·磨损的转换 | 第64页 |
·汽车链06BN-1 台架高速磨损试验 | 第64-66页 |
·试验规范 | 第64-66页 |
·汽车链06BN-1 的基本参数 | 第66页 |
·试验数据测定及结果分析 | 第66-84页 |
·试验链条06BN-1 的磨损曲线 | 第66-71页 |
·汽车链06BN-1 链条联结牢固度的测定 | 第71-73页 |
·汽车链06BN-1 滚子零件的失效机理 | 第73-81页 |
·汽车链06BN-1 链板零件的循环软化 | 第81页 |
·汽车链06BN-1 套筒零件的磨损特性 | 第81-83页 |
·汽车链06BN-1 销轴零件的磨损特性 | 第83-84页 |
·提高汽车链耐磨性能的主要措施 | 第84-92页 |
·合理选取汽车链链条元件材料 | 第85-86页 |
·采用合理的强化工艺 | 第86-92页 |
·本章小节 | 第92-94页 |
第四章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链的微动磨损 | 第94-103页 |
·引言 | 第94页 |
·基本概念 | 第94-97页 |
·微动裂纹 | 第94-96页 |
·表面磨损 | 第96-97页 |
·试验中的微动磨损 | 第97-98页 |
·磨斑形貌分析 | 第98-99页 |
·微动磨损的防护 | 第99-102页 |
·消除滑移区和混合区 | 第99-100页 |
·增加接触表面刚度 | 第100页 |
·降低摩擦系数 | 第100-101页 |
·材料的选用和匹配 | 第101页 |
·汽车链微动损伤防护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03-106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工作建议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摘要 | 第116-119页 |
ABSTRACT | 第11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