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联苯乙酸透皮贴剂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31页 |
·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 | 第8页 |
·经皮给药系统的基本类型 | 第8-13页 |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 第13-14页 |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 第14-17页 |
·改善药物经皮渗透性能的方法 | 第17-25页 |
·经皮给药系统用压敏胶粘剂 | 第25-26页 |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方法进展 | 第26-27页 |
·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27页 |
·经皮给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第27-28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 | 第28-31页 |
第2章 联苯乙酸贴剂处方设计 | 第31-57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联苯乙酸贴剂处方设计前期工作 | 第32-45页 |
·联苯乙酸的制备 | 第32-33页 |
·联苯乙酸结构表征 | 第33-38页 |
·溶解性实验 | 第38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38-43页 |
·联苯乙酸经皮渗透实验 | 第43-45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处方研究 | 第45-56页 |
·BPAA-TTS 的制备工艺 | 第45-46页 |
·制剂的结构 | 第46页 |
·制剂的规格 | 第46-47页 |
·BPAA-TTS 组成成分的选择 | 第47-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3章 联苯乙酸分析方法学研究 | 第57-66页 |
·仪器及试药 | 第57页 |
·联苯乙酸药物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 | 第57-59页 |
·联苯乙酸药物 HPLC 法研究 | 第59-61页 |
·色谱条件 | 第59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59-60页 |
·方法的线性范围 | 第6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60-61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61页 |
·联苯乙酸透皮贴剂中有关物质HPLC 法研究 | 第61-65页 |
·色谱条件 | 第61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61-62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62页 |
·破坏性试验 | 第62-65页 |
·检出量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性能的体外研究 | 第66-73页 |
·仪器及试药 | 第66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粘性性能评价实验 | 第66-67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体外释放实验 | 第67-70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体外透皮实验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 第73-81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性状 | 第73-74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鉴别试验 | 第74页 |
·面积差异研究 | 第74-76页 |
·重量差异研究 | 第76-77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含量测定 | 第77-79页 |
·联苯乙酸经皮给药制剂有关物质检测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联苯乙酸贴剂的稳定性研究 | 第81-91页 |
·联苯乙酸贴剂的考察项目及方法 | 第81页 |
·强光照射试验 | 第81-83页 |
·高温试验 | 第83-85页 |
·高湿试验 | 第85-86页 |
·加速试验 | 第86-88页 |
·长期试验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