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风险 | 第13页 |
·政府债务 | 第13-14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5-17页 |
·文献总结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西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早期的西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近期的西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 | 第24-37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 第24-25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构成内容及现状 | 第25-33页 |
·地方政府直接显性债务 | 第25-28页 |
·地方政府直接隐性债务 | 第28-29页 |
·地方政府或有显性债务 | 第29-31页 |
·地方政府或有隐性债务 | 第31-33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特征 | 第33-35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与危害 | 第35-37页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7-47页 |
·经济体制转轨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 第37页 |
·财政体制不完善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深层原因 | 第37-40页 |
·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合理 | 第38-39页 |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第39-40页 |
·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不足 | 第40页 |
·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直接原因 | 第40-42页 |
·债务管理体制分散 | 第40-41页 |
·债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 第41页 |
·缺乏统一归口管理和有效监督约束机制 | 第41页 |
·缺乏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在原因 | 第42-43页 |
·国家政策调整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 第43-44页 |
·工业化进程加剧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 | 第44-45页 |
·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膨胀 | 第45页 |
·经济周期波动加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 第45-47页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 | 第47-59页 |
·运用债务指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47-48页 |
·现行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 | 第47页 |
·指标适用性分析 | 第47-48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第48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评价 | 第48-51页 |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现状分析 | 第49-50页 |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现的动态模型 | 第50-51页 |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 第51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 | 第51-59页 |
·经济预警方法概述 | 第52-53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第53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实施进程 | 第53-54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4-55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55-59页 |
第6章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 第59-67页 |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 第59-60页 |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 第60-63页 |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 第60-61页 |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第61-62页 |
·完善地方税体系,培养地方稳定财源 | 第62-63页 |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第63-64页 |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 第63页 |
·科学制定地方政府的债务规划 | 第63-64页 |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 | 第64页 |
·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 第64-65页 |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