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跨国公司论文

基于客体转移视角的国际避税及防范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0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6-18页
     ·选题背景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2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22-25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5-28页
     ·研究内容第25-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8-30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8页
     ·不足之处第28-30页
第2章 国际避税及反避税的一般分析第30-48页
   ·国际避税概念的理论界定与实践界定第30-33页
     ·理论界对国际避税概念的界定第30-31页
     ·各国税法实践对国际避税概念的界定第31页
     ·本文对国际避税概念的界定第31-33页
   ·国际避税性质的法律学说分析第33-36页
     ·国际避税法律性质的合法说分析第33-34页
     ·国际避税法律性质的脱法说分析第34-35页
     ·国际避税法律性质的违法说分析第35页
     ·本文对国际避税法律性质的认定第35-36页
   ·国际避税及反避税的理论基础第36-44页
     ·内部化理论与国际避税第36-37页
     ·税务风险防控论与国际避税第37-40页
     ·最佳资本结构避税理论与国际避税第40-41页
     ·博弈论与国际避税及反避税第41-44页
   ·国际反避税策略的效应第44-48页
     ·国家利益维度——防止侵蚀国家税基第44页
     ·国际关系维度——促进国际税收合作化第44-45页
     ·资源配置维度——显现双重化效应第45页
     ·经济公平维度——创设公平竞争环境第45-48页
第3章 国际转让定价避税方式与反避税策略第48-70页
   ·国际转让定价避税的概述第48-53页
     ·国际转让定价避税的内涵第48-50页
     ·国际转让定价避税的特征第50-52页
     ·国际转让定价避税的界定要素第52-53页
   ·国际转让定价避税的实践机制第53-58页
     ·购销业务的国际转让定价避税机制第53-55页
     ·有形资产交易的国际转让定价避税机制第55页
     ·无形资产交易的国际转让定价避税机制第55-57页
     ·贷款融资的国际转让定价避税机制第57页
     ·劳务交易的国际转让定价避税机制第57-58页
   ·国际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策略第58-70页
     ·国际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基本原则第58-60页
     ·国际转让定价事后调整模式及优缺点第60-63页
     ·国际转让定价事前调整模式及优缺点第63-70页
第4章 国际避税地避税方式与反避税策略第70-94页
   ·国际避税地避税的认定及分类第70-72页
     ·国际避税地的认定标准第70-71页
     ·国际避税地的类型第71-72页
   ·国际避税地形成的基本因素第72-75页
     ·国际避税地形成的历史因素第72-73页
     ·国际避税地形成的经济因素第73-74页
     ·国际避税地形成的制度因素第74-75页
   ·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的实践方式第75-84页
     ·基地公司与国际避税的内在联系第75-81页
     ·财产信托国际避税的作用机理第81-84页
   ·国际避税地避税的反避税策略第84-94页
     ·国内立法规制避税地避税的要素确定第84-90页
     ·国际条约规制避税地避税的路径选择第90-94页
第5章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方式与反避税策略第94-106页
   ·国际税收协定及范本解析第94-98页
     ·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第94-95页
     ·国际税收协定的分类第95-96页
     ·国际税收协定的范本解析第96-98页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动因及条件第98-99页
     ·内在驱动力——利润极大化第98页
     ·外在驱动力——税收优惠政策第98-99页
     ·客观条件——资本的国际流动第99页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国际避税的机制第99-101页
     ·一般类型——“直接导管公司”第99-100页
     ·高级类型——“脚踏石导管公司”第100-101页
     ·特殊类型——“低股权控股公司”第101页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反避税策略第101-106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第101-103页
     ·“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运用第103-104页
     ·“税收协调法”的运用第104-106页
第6章 资本弱化国际避税方式与反避税策略第106-118页
   ·资本弱化的识别第106-107页
     ·资本弱化的含义第106页
     ·资本弱化的识别要素第106-107页
   ·资本弱化国际避税的税理机制第107-110页
   ·资本弱化国际避税的影响第110-112页
     ·资本弱化国际避税对国家主体的影响第110-111页
     ·资本弱化国际避税对企业主体的影响第111-112页
   ·资本弱化国际避税的反避税策略第112-118页
     ·固定比例法的反避税机理及内在矛盾第112-115页
     ·正常交易法的反避税机理及内在矛盾第115-118页
第7章 完善中国国际反避税体系的对策建议第118-140页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国际避税及中国的反避税第118-121页
     ·跨国公司在中国国际避税现状第118-119页
     ·中国国际反避税的具体措施第119-121页
   ·中国国际反避税中存在的问题第121-127页
     ·国际反避税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第122-123页
     ·国际反避税的对象范围有限第123-124页
     ·国际反避税的立法级次较低第124-125页
     ·国际反避税的操作规定不规范第125-126页
     ·国际反避税的管理效率不高第126-127页
   ·完善中国国际反避税体系的具体路径第127-140页
     ·指导思想维度——重审与国际反避税相关的几个关系第127-129页
     ·国内立法维度——完善国际反避税税制第129-132页
     ·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维度——加强税收情报交换及国际合作第132-134页
     ·征收管理维度——加强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及协税网络建设第134-137页
     ·监督维度——规范国际涉税审计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6-148页
后记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挝农村金融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