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符号说明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铝土矿资源概述 | 第11页 |
|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 第11-13页 |
| ·拜耳法的原理 | 第11-12页 |
| ·拜耳法的基本流程 | 第12-13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研究概况 | 第13-21页 |
| ·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机理 | 第13页 |
| ·晶种分解反应过程 | 第13-21页 |
|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氧化铝种分过程浓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23-36页 |
| ·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 第23页 |
| ·动力学模型方程 | 第23-25页 |
| ·Matlab/Simulink软件简介及浓度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 ·Matlab/Simulink交互式集成仿真环境 | 第25-27页 |
| ·基于Simulink建立浓度模型 | 第27-28页 |
| ·浓度模型求解 | 第28-30页 |
| ·Rp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理想生长种分过程粒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36-49页 |
| ·种分工艺设备 | 第36-37页 |
| ·MSMPR结晶器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 ·晶体产品的粒度分布 | 第37-38页 |
| ·粒数密度 | 第38页 |
| ·粒数衡算 | 第38-40页 |
| ·理想生长过程模型 | 第40-43页 |
| ·由质量恒算建立理想生长过程模型 | 第40-42页 |
| ·由粒数衡算建立理想生长过程模型 | 第42-43页 |
| ·正交实验 | 第43-44页 |
| ·理想生长过程模型求解 | 第44-47页 |
| ·质量衡算求解理想生长过程模型 | 第44-46页 |
| ·粒数衡算求解理想生长过程模型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实际单槽种分过程粒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49-65页 |
| ·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 第49-50页 |
| ·用分类法建立成核、生长、附聚综合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 ·成核、生长、附聚综合过程粒度模型的建立及模型参数的求解 | 第52-59页 |
| ·基于Simulink建立粒度模型 | 第52-54页 |
| ·模型参数的求解 | 第54-59页 |
| ·粒度模型计算及与工业试验数据的比较 | 第59-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连续多种分槽粒度模型和分级模型的建立 | 第65-70页 |
| ·连续多种分槽粒度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 ·分级模型的建立 | 第66-69页 |
| ·分级工艺 | 第66-67页 |
| ·分级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和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建议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