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矢量控制的高性能变频器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交流调速技术的概况 | 第10-11页 |
| ·变频器的分类 | 第11-12页 |
| ·变频器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变频调速的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 ·变频调速的基本思想 | 第14页 |
| ·变频调速的四种控制方式 | 第14-18页 |
| ·V/f比恒定控制 | 第14-15页 |
| ·转差频率控制 | 第15-16页 |
| ·直接转矩控制 | 第16页 |
| ·矢量控制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SVPWM控制技术的仿真研究 | 第18-30页 |
|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SVPWM控制技术 | 第18-22页 |
| ·SVPWM技术的算法与仿真实现 | 第22-27页 |
| ·SVPWM技术的总结 | 第27-30页 |
| 第四章 矢量控制理论的仿真研究 | 第30-45页 |
| ·矢量控制理论 | 第30-31页 |
| ·坐标变换的仿真研究 | 第31-34页 |
| ·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矢量变换 | 第31页 |
| ·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矢量变换 | 第31-32页 |
| ·矢量变换的形象理解 | 第32-34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 ·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 ·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 ·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 ·转子磁链观测器 | 第38-45页 |
| ·电机模型参数 | 第38-39页 |
| ·转子磁场定向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 ·转子磁链电流模型 | 第40-41页 |
| ·转子磁链电压模型 | 第41-42页 |
| ·转子磁链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基于模糊 PID的矢量控制系统 | 第45-71页 |
| ·两种矢量控制方法的比较 | 第45-46页 |
| ·转差频率型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 | 第46-48页 |
| ·转速调节器的改进设计 | 第48-57页 |
| ·传统 PI调节器的设计 | 第48-50页 |
| ·改进的模糊PID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 第50-57页 |
| ·转差频率型矢量控制的仿真波形及分析 | 第57-59页 |
| ·系统稳态仿真实验 | 第57-58页 |
| ·系统动态仿真实验 | 第58-59页 |
| ·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第59-63页 |
| ·重载下系统的动态响应 | 第59-60页 |
| ·弱磁和过励磁对系统的影响 | 第60-62页 |
| ·低速下系统的性能 | 第62-63页 |
| ·电机转子电阻对矢量控制精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 ·温度变化因素 | 第63页 |
| ·频率变化因素 | 第63页 |
| ·磁饱和因素 | 第63-64页 |
| ·转子时间常数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第64-69页 |
| ·空载下 Tr的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 ·带载下 Tr的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 ·低速下 Tr的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参数辨识方法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系统软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 第71-90页 |
| ·系统结构与主电路设计 | 第71-77页 |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71-72页 |
| ·主电路工作原理 | 第72-74页 |
| ·主电路器件参数选择 | 第74-76页 |
| ·主电路的热设计 | 第76-77页 |
| ·外围电路设计 | 第77-85页 |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77-81页 |
|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81-83页 |
| ·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83-84页 |
| ·电源的设计 | 第84页 |
| ·电路设计的注意事项 | 第84-85页 |
| ·系统实验结果与波形 | 第85-90页 |
| ·系统结构方案 | 第85-88页 |
| ·实验结果与波形 | 第88-9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附录: 软件流程图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