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5-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贡献 | 第19-22页 |
2.CDMA系统的一般介绍 | 第22-32页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多址接入方式 | 第22-27页 |
·频分多址(FDMA) | 第23-24页 |
·时分多址(TDMA) | 第24-25页 |
·码分多址(CDMA) | 第25-27页 |
·浅析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27-32页 |
·多用户检测(MUD)技术 | 第27-28页 |
·功率控制(PC)技术 | 第28页 |
·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第28-29页 |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 第29-30页 |
·智能天线技术 | 第30页 |
·软切换技术 | 第30-32页 |
3.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32-59页 |
·研究背景 | 第32页 |
·多用户检测(MUD)的发展历程 | 第32-34页 |
·CDMA系统同步/异步传输模型 | 第34-37页 |
·浅析CDMA通信系统中传统的检测方法 | 第37-40页 |
·常规检测器(CD) | 第37页 |
·最大似然(ML)检测器 | 第37-38页 |
·解相关检测器(DD) | 第38-39页 |
·线形最小均方误差(LMMSE)检测器 | 第39-40页 |
·串行干扰消除(SIC)检测器 | 第40页 |
·并行干扰消除器(PIC)检测器 | 第40页 |
·判决反馈(DF)检测器 | 第40页 |
·一些改进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 第40-58页 |
·预处理的迭代检测算法 | 第41-43页 |
·预处理的迭代检测器的性能分析 | 第43-45页 |
·基于降低检测器复杂度的混合检测算法 | 第45-49页 |
·SSOR-RCR混合检测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49-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4.CDMA功率控制 | 第59-95页 |
·研究背景 | 第59页 |
·功率控制方法 | 第59-63页 |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与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 第60-61页 |
·开环功率控制与闭环功率控制 | 第61-62页 |
·基于路径增益平衡与基于系统信号干扰比(SIR)平衡的功率控制 | 第62页 |
·集中式功率控制与分布式功率控制 | 第62-63页 |
·功率控制信号模型 | 第63-65页 |
·常用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第65-69页 |
·分布式功率控制(DPC)算法 | 第65-66页 |
·高斯—塞德尔功率控制(GSPC)算法 | 第66-67页 |
·二阶功率控制(SOPC)算法 | 第67-69页 |
·改进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第69-73页 |
·预处理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第69-71页 |
·预处理的分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第71-73页 |
·改进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73-80页 |
·CDMA蜂窝系统中的呼叫接纳控制技术 | 第80-82页 |
·一种快速有效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 | 第82-89页 |
·呼叫接纳控制模型 | 第82-84页 |
·F-CICAC方案 | 第84-89页 |
·性能分析 | 第89-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5.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简介 | 第95-105页 |
·OFDM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95页 |
·OFDM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第95-101页 |
·多载波调制技术 | 第96页 |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96-99页 |
·OFDM系统中IFFT/FFT的运用 | 第99-100页 |
·IFFT技术中过采样的运用 | 第100-101页 |
·OFDM系统的主要优、缺点 | 第101-103页 |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03-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6.OFDM系统中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研究 | 第105-127页 |
·峰均功率比(PAPR)的定义 | 第105-106页 |
·峰均功率比(PAPR)的分布 | 第106-107页 |
·降低峰均功率比(PAPR)的方法 | 第107-111页 |
·信号预畸变技术 | 第107-108页 |
·剪波法(Clipping) | 第107-108页 |
·压缩扩张变换(Companding Transform) | 第108页 |
·编码类方法 | 第108-109页 |
·信号扰码技术 | 第109-111页 |
·选择性映射方法(SLM) | 第109-110页 |
·部分传输序列方法(PTS) | 第110-111页 |
·PTS中辅助加权信息优化方法的演进 | 第111-112页 |
·两种改进的PTS方法 | 第112-126页 |
·RC-PTS(Reduction Complexity PTS)方法 | 第112-115页 |
·RC-PTS方法的性能分析 | 第115-119页 |
·运用PRSD方法求解最优PTS | 第119-121页 |
·PRSD方法的性能分析 | 第121-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7.结束语 | 第127-12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7页 |
·后续工作和展望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