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论文

解读杜威教育思想--兼谈对大学教学的启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0页
   ·研究的重要意义第7-8页
     ·理论意义第7页
     ·现实意义第7-8页
   ·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必要性第8页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8-9页
   ·研究思路第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2 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第10-14页
   ·哲学背景第10页
   ·心理学基础第10-11页
   ·时代背景第11-13页
   ·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三个时期第13-14页
3 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几个重要命题第14-24页
   ·教育即生活第14-17页
     ·“教育即生活”提出的依据第14-15页
     ·杜威“生活”的含义第15-17页
   ·学校即社会第17-20页
     ·“学校即社会”提出的依据第18页
     ·社会生活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第18-19页
     ·学校的特殊功能第19-20页
   ·从做中学第20-22页
     ·“从做中学”的依据第20-21页
     ·“从做中学”的内涵第21-22页
   ·以儿童为中心第22-24页
     ·“以儿童为中心”的内容第22-23页
     ·“以儿童为中心”并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地位第23-24页
4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重新认识第24-36页
   ·解读杜威“经验”概念第24-28页
     ·杜威“经验”的内涵第25-26页
     ·杜威“经验”概念与传统“经验”概念的区别第26-28页
     ·经验与理性的关系第28页
   ·思维的重要性第28-32页
     ·思维的定义第29-30页
     ·反省思维的特点第30页
     ·培养反省思维的价值第30-31页
     ·思维的步骤(思维五步法)第31-32页
   ·杜威师生观的重新解读第32-34页
     ·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第32-33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33-34页
     ·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第34页
   ·杜威民主观的重新解读第34-36页
5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教学的启示第36-41页
   ·要注重杜威教育思想的系统研究第36-37页
   ·注重实践教学内涵的研究第37页
   ·关注教学民主第37-38页
   ·创造性思维训练第38-39页
   ·教师要由技术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发展第39-41页
结语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公平与效率框架下的征地补偿问题研究--以江苏为例
下一篇:先秦著名政治家故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