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信用证及信用证基础交易的基本理论 | 第13-25页 |
·信用证基础交易的含义及所属法律关系 | 第13页 |
·信用证及信用证交易的含义及所属法律关系 | 第13-17页 |
·信用证交易及交易当事人和交易流程 | 第14-15页 |
·信用证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5-17页 |
·信用证交易与信用证基础交易的联系与区别 | 第17-18页 |
·信用证交易的法律适用与遵循的国际条约、惯例 | 第18-25页 |
·英美国家关于信用证法律适用的规定 | 第18-23页 |
·我国关于信用证法律适用的规定 | 第23页 |
·国际条约中关于信用证法律适用的规定 | 第23-24页 |
·信用证交易所遵循的国际惯例 | 第24-25页 |
第2章 信用证交易独立原则的适用与排除 | 第25-34页 |
·信用证交易独立原则的法理分析 | 第25-27页 |
·信用证交易独立原则的利弊分析 | 第27-28页 |
·信用证交易独立性原则的排除适用 | 第28-29页 |
·例外 | 第28-29页 |
·违法例外 | 第29页 |
·信用证的严格相符原则 | 第29-34页 |
·严格相符原则的内涵阐释 | 第29-30页 |
·严格相符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性 | 第30-31页 |
·严格相符原则的适用条件 | 第31-34页 |
第3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与排除 | 第34-55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内涵、理论基础和欺诈的种类 | 第34-38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信用证欺诈的种类 | 第36-38页 |
·信用证欺诈的判断标准和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 第38-45页 |
·信用证欺诈的判断标准和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 第38-42页 |
·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对象范围 | 第42-43页 |
·欺诈行为的认定和举证责任 | 第43-45页 |
·信用证欺诈的防范和救济 | 第45-50页 |
·信用证欺诈的防范 | 第45-46页 |
·信用证欺诈的救济 | 第46-50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排除适用 | 第50页 |
·欺诈例外原则排除适用的必要性 | 第50页 |
·欺诈例外原则的排除情形 | 第50页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和信用证独立原则的关系 | 第50-53页 |
·从正义角度看独立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的关系 | 第51-52页 |
·从公平与效益角度看独立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的关系 | 第52-53页 |
·独立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共同维护信用证的生命力 | 第53页 |
·信用证交易的违法例外原则 | 第53-55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立法思考和司法建议 | 第55-61页 |
·信用证交易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具体体现 | 第55-56页 |
·完善我国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立法思考 | 第56-59页 |
·我国司法实践中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 第59-60页 |
·从国际法层面上完善信用证制度防范信用证欺诈的对策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