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网络教学的发展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页 |
·国内网络教学的发展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 第12-13页 |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 第12页 |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 | 第12-13页 |
·工程制图网络教学技术研究概况 | 第13页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系统的总体体系设计 | 第15-20页 |
·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 | 第15-16页 |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 第17页 |
·系统的工作环境 | 第17-20页 |
·客户端环境 | 第18-19页 |
·服务器端环境 | 第19-20页 |
3 网络数据库设计 | 第20-29页 |
·建立数据库的意义 | 第20-21页 |
·系统数据库的内容 | 第21-22页 |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的选择 | 第22-23页 |
·ASP 技术访问 WEB 数据库 | 第23-25页 |
·访问WEB 数据库方案的选择 | 第23-24页 |
·ASP 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 第24页 |
·ASP 的运行环境 | 第24-25页 |
·Database Access 组件ADO | 第25页 |
·ASP 访问数据库步骤 | 第25页 |
·数据库的具体操作 | 第25-29页 |
4 模型库设计 | 第29-47页 |
·模型库总体结构 | 第29页 |
·模型库的构建方法 | 第29-30页 |
·模型浏览单元 | 第30-33页 |
·模型浏览单元的功能和内容 | 第30-32页 |
·模型浏览单元的表现形式 | 第32-33页 |
·动态演示单元 | 第33-46页 |
·动态演示单元的功能和内容 | 第34页 |
·动态演示单元的表现形式 | 第34-46页 |
·实践教学单元 | 第46-47页 |
5 网络平台的搭建 | 第47-60页 |
·网络平台搭建的意义 | 第47页 |
·系统网络平台的总体结构 | 第47-49页 |
·服务器的搭建 | 第48页 |
·总体框架的搭建 | 第48-49页 |
·用户登陆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在线课堂模块设计 | 第50页 |
·模型库模块设计 | 第50-52页 |
·模型库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51页 |
·模型库模块的网络管理 | 第51-52页 |
·教师答疑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教师答疑模块的功能和内容 | 第53-54页 |
·教师答疑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54-55页 |
·在线讨论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在线讨论模块的功能和内容 | 第55-57页 |
·在线讨论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57页 |
·提交作业模块设计 | 第57-60页 |
·提交作业模块的功能和内容 | 第57-58页 |
·作业提交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58-60页 |
6 虚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60-65页 |
·虚拟实验模块意义 | 第60页 |
·虚拟实验总体结构 | 第60页 |
·基本图形库的建立 | 第60-61页 |
·相贯操作实验平台 | 第61-63页 |
·虚拟实验平台的程序设计方法 | 第63-64页 |
·虚拟实验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64-6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